通信世界网消息(CWW)11月21日,中国联通发布了网络安全现代产业链共链行动和战新产业共创启航方案,包括安全“荟”链桥共创行动、墨攻生态共建行动、成果转化共赢行动、创新平台共享行动、工业安全共铸行动和数智融合共促行动。中国联通将围绕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三大作用,深入推进中央企业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全力提升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
勇担链长职责,收获三方面成效
近年来,我国网络安全政策和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网络安全产业规模持续增长,2022年达到2170亿元,同比增长13.9%,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安全产业注入新活力,带来了广阔的市场机遇。但同时也面临产业规模偏小、安全产品同质化等问题,以及实战攻防等核心能力不强,网络安全人才匮乏等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中央企业等国有企业要勇挑重担、敢打头阵,勇当原创技术的‘策源地’、现代产业链的‘链长’”,这为高质量推进网络安全现代产业链建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联通积极践行国资央企新使命新定位,聚焦服务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主责和联网通信、算网数智主业,全面融入、主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三个作用”。
中国联通勇担网络安全现代产业链链长,积极布局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自去年5月中国联通被授予网络安全现代产业链链长职责以来,中国联通充分发挥主体支撑和融通带动作用,努力做好产业发展的“支撑者、引领者、组织者”,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同时,积极布局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聚焦新一代移动通信、人工智能、智能网联、下一代互联网、6G等重点领域,开展技术创新和联合攻关,塑造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引擎。
一年多来,在国资委、工信部等上级部委的指导下,中国联通积极与产业链合作伙伴协同,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持续提升主体支撑硬实力与融通带动引领力,加强顶层规划,建立六大保障机制,实施四大行动,系统推进网络安全产业链建设。
二是夯实产业基础能力,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中国联通构建了资产测绘、威胁监测、联防联控等七大网络安全基础平台,成功完成冬奥会等多项重大活动保障;初步建成高等级网络安全威胁情报中心,实现千万级威胁情报库对外赋能;打造跨行业联合溯源机制,成功完成数十起重大安全事件溯源;输出黑灰产治理能力,为金融行业客户提供有力服务,共享超千万条诈骗黑产情报,有效维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三是丰富安全产品供给,链上企业共创服务模式。重点打造了“安全荟”和“墨攻”两大产业合作平台。面向中小企业,“安全荟”产业链安全云市场上线一年以来,已入驻合作伙伴超过100家,开放16项安全能力,联合打造百款共创产品,提供产品推广服务,带动中小安全企业融入产业链,服务中小企业客户超万家。面向行业大客户,“墨攻”安全运营服务平台已联合共建150款安全产品,服务200多家政府和大型企业客户,其中一个典型案例是协同6家头部安全厂商和9家本地安全企业,为广州市数字政府提供统一安全运营服务。
落地共链要求,实施六大行动
中国联通全面落实国资委关于开展中央企业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的要求,围绕共建新机制、共筑新基础、共享新成果、共创新生态、共谋新发展,实施六大行动,推动网络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实施安全荟链桥共创行动。中国联通以安全荟产业链安全云市场服务升级为契机,搭建更紧密的供需对接桥梁,诚邀合作伙伴入驻,共建安全产品,提供全场景安全服务。在供给侧,融汇生态企业,开放基础安全能力,联合打造千款甄选产品;开放联通全国客户资源,带动生态伙伴拓展市场。在需求侧,普惠政企客户,提供产品优惠、先试后买等特惠福利;依托中国联通四级运营体系,保障客户无忧享受安全产品。
二是墨攻生态共建行动。基于墨攻安全运营服务平台,打造“融通共生”的联合运营模式,促进从多安全厂商松耦合集成向一体化安全运营服务供给转型。一方面,统一接入生态伙伴能力组件、安全产品和运营人员,共享联通安全能力和数据资源,实现安全能力融通,一体输出安全服务。另一方面,协同合作伙伴提供端到端风险评估、实时监测预警、即时事件研判、快速应急响应、流程化安全重保、常态化攻防演练六大创新运营服务模式。
三是成果转化共赢行动。今年上半年,中国联通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复,成立网络安全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中国联通通过“搭建1个产业知识产权生态合作平台,提供产业专利导航与咨询、产业高质量专利培育2项服务,发挥3个带动作用”,目前已完成全球网络安全专利数据库构建及产业专利导航报告,下一步将建立产业专利池,培育高价值专利,全面赋能链上企业。
四是依托三大创新载体,实施创新平台共享行动。网络安全攻防实验室开放演练场,提供智能化安全评估能力,利用5G端到端实体环境为垂直行业提供落地验证。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实验室聚集信创测评要素资源,面向通用产品、网络专用产品提供验证适配能力,实现权威第三方检测、一站式适配和实验室建设运营等服务。威胁情报中心以原生情报为核心,融合合作厂商、开源情报等生态资源,为重大安全事件提供预警服务,赋能生态共享高价值情报信息。
五是工业安全共铸行动。中国联通打造CT、IT、OT融合的工业互联网安全实验平台,构建“1+2+N”的多层级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能力体系(即1个面向产业的公共服务平台、2个面向园区的使能平台和N个面向产线的工业安全产品)。面向细分行业,协同打造工业安全支撑体系,护航工业安全发展,助力新型工业化建设。
六是实施数智融合共促行动。中国联通基于资治大数据平台,沉淀安全可信、多源数据处理的智能管理能力,打造产业链监测分析平台,实现对产业“卡、补、强、锻”的动态研判分析。下一步,中国联通将协同4000多家重点企业,实现多行业织链成网、生态共融,推动数据跨行业安全融通,共建数智链融合创新机制,助力产业链合作伙伴与行业客户提升数字化运营能力,护航数据要素价值安全释放。
共谋战新产业,发力八大领域
中国联通按照国资委9+6战新工作总体要求,积极参与了新一代移动通信、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3大战新产业,和未来信息、未来网络等2大未来产业。接下来将重点就下一代互联网等8个重点方向,向大家介绍到2025年的近期目标,希望与产业链各方深化合作,共同发展战新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下一代互联网方向,依托中国联通下一代互联网宽带业务应用国家工程中心,在“IPv6+”等领域已有很好的技术和人才积累。到2025年,中国联通将建立领先的IPv6演进技术体系,形成开放协同的边缘云网能力生态;构建数据中心新型架构与协议体系,推动国产化高性能交换芯片研制,综合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方向,中国联通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5G共建共享网络,推动了首条5G-A URLLC 柔性产线等一批创新应用,初步构建了6G产学研用联合创新体系。到2025年,将推动高、中、低频协同的5G国产化设备的应用,持续推进5G-A升级,实现5G全网具备RedCap能力,并完成6G需求愿景和关键候选技术评估。
云计算和算力网络方向,中国联通构建了“安全可靠、云网一体、数智相融、专属定制、多云协同”的联通云平台,一市一池覆盖200余个城市。到2025年,将实现以智算为引领,“通算+智算+超算”一体化的服务能力,建成低时延、确定性新型算网一体基础设施,提供智能化的算网融合编排和调度服务。
人工智能方向,中国联通自主研发了超百亿参数的联通语言大模型和多模态大模型,以及8个面向内外部业务场景的行业大模型。到2025年,将构建1套以千亿级语言模型和万亿级多模态模型为核心的基础大模型、1个具备全流程打造能力的大模型原生平台,和20类以上行业场景大模型,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水平迈入业界先进行列。
大数据方向,中国联通首批通过了DCMM 5级评估,具备领先的数据治理体系,大数据市场份额持续领先。到2025年,将构建数据要素型企业底座能力体系,数智链融通发展,实现PB级数据日加工能力和万亿级数据实时分析能力,成为国家重点行业数据运营可靠第三方。
车联网方向,车辆连接数超5700万,服务车企近百家,车路云一体化科技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到2025年,将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重点,组建车联网创新联合体,构建领先的车路网云协同基础设施和应用示范。
数智应用方向,围绕数字中国“2522”整体框架,中国联通构建了“共性能力+行业军团”的矩阵式特色能力体系。到2025年,将持续构筑5G+工业互联网、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医疗健康等重点行业的特色优势,全力服务数字中国和新型工业化建设。
网络安全方向,中国联通将在前期网络安全现代产业链链长工作的基础上,结合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前沿技术的引入,提升技术防护和本质安全能力,筑牢网络安全屏障,融通带动网络安全产业规模发展。
站在新的起点,中国联通将凝聚产业合力,深化“四大”战新共创机制,集聚要素资源,与合作伙伴共同汇聚战新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到2025年,中国联通将设立超30亿元的战新专项资金,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搭建面向千行百业的场景共享平台,加速应用示范推广和规模化应用;投入超100亿元的股权投资资金,以投促产推动战新产业发展;持续推进火炬计划,依托网络安全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和沃土平台,促进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