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云网融合大科创装置助力融合定位算法自主研发

责任编辑:王鹤迦 2024.01.05 16:57 来源:中国电信研究院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北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关于推进北斗与5G融合应用,提供室内外一体化的高精度定位服务的要求,中国电信研究院完成了“北斗+5G+PDR(行人航迹推算)+蓝牙”多源融合定位算法的自研,该算法实现了时空组合的连续轨迹优化,利用多个时刻的多源定位数据共同构建位置约束关系,能有效提升定位精度、定位结果稳定性以及定位输出帧率。

中国电信云网融合大科创装置为本算法的验证与调优提供了独有的跨专业融合实验环境,既满足了多源定位数据的模拟仿真,又提供了算法调优所需的高性能算力环境。通过试验对5G、蓝牙等异构网络的多源融合定位技术进行验证,实现低成本的室内融合定位,解决纯5G定位布站要求高、成本高的难题。通过对算法进行多次调优验证,在现有稀疏基站分布条件下,平均定位精度小于3m@80%,相比纯5G UTDOA(R16)定位精度提升20%以上,能满足室内定位场景3-5米的定位精度需求。此外,通过5G定位与北斗定位技术融合、终端定位和网络定位技术融合,解决了单一定位技术“全场景覆盖难、存在定位盲区、定位精度低”的工程难题,实现室内外高精度位置服务的连续性。

image.png

自研融合定位算法与纯5G UTDOA定位的效果对比

目前该算法已在广东电信现网的全国级定位业务平台落地应用,通过终端定位SDK的方式支持车道级导航和家人关爱两大高精度位置服务能力,已率先在红米K60 ultra和Note13 pro两款手机上得到验证,并申请软件著作权。该算法已作为中国电信集团“北斗+5G高可信时空体系”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23数字科技生态大会正式对外发布,同时输入到中国电信广东公司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高可信时空网关键技术及大众规模化应用》,有助于加速推动“北斗+5G+X”的应用融合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