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制造业发展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作者: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赵霞 责任编辑:包建羽 2024.03.12 11:22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制造业在2022年实现了3.2%的增长,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但也面临成本上升、需求疲软等多种挑战。我国制造业在全球工业经济体中的重要性稳步提升,下一步,仍需从全球视角把握创新与融合趋势,加速先进数字技术的应用,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重点任务,进一步提升我国制造业在全球的竞争力。

目前,全球制造业稳步增长。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近日发布《国际工业统计年鉴》,从发展态势、结构转型、贸易表现、就业与生产率、环境影响等五方面阐述全球工业领域的最新发展情况。统计显示,2022年全球制造业回归稳健的发展轨道,包括制造业、采矿业、电力、供水、废物管理和其他公用事业在内的全球工业部门增加值实现了2.3%的增长。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2%。从各经济体的表现看,中国(大陆)在全球制造业增加值(MVA)中的占比已从1990年的3%增至2022年的30.7%,居全球首位。排名第二位的美国占全球制造业总增加值的16.1%;日本保持第三位,占6.0%;德国作为欧洲最大制造国排名第四,占4.8%;排名第五位的是韩国,占3.1%。

全球制造业发展呈现四个显著特点

全球制造业在经历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后逐步回稳增长,2022年的发展呈现出四个显著特点。

一是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稳步上升。按照2015年不变价格计算,2022年全球人均MVA达到1879美元,创历史新高,比2015年增长了14.2%。全球MVA占GDP的比例也从2015年的16.2%,稳步上升到2022年的16.8%。亚洲和大洋洲则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分布地,占全球MVA的55%。

二是全球制造业出口大幅增长并创新高。2022年,全球制造业出口增至创纪录的19万亿美元。其中,由于中国(大陆)的积极参与,中等收入工业经济体对制造业出口的贡献实现了从15%到32%的大幅增加。从区域看,亚洲和大洋洲的制造业出口占全球制造业总出口的比重已由2000年的34%跃升至2022年的48%,北美洲和欧洲则从2000年的60%下降到2022年的46%。从进口看,在2010—2022年期间,美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进口国,其次是中国(大陆)和德国。

三是制造业增长并未带动就业人数的同步增加。经济不稳定和新冠肺炎疫情对制造业就业冲击严重,尽管全球制造业增长,但其就业者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已从2015年的14.2%下降到2021年的13.6%。从绝对数量看,制造业就业人数从2015年的4.44亿下降到2021年的4.42亿。

四是二氧化碳排放在制造业生产增长情况下仍保持稳定。20 0 0年至2021年期间,虽然MVA增长了超过一倍,但制造业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却仅增加了60%,且从2010年开始,制造业和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耦合同向增长关系就已停止。

中国保持全球竞争力十强前列

UNIDO自2013年以来一直使用CIP(竞争力绩效指数)衡量工业竞争力。CIP由生产和出口制成品的能力、技术的优化升级以及全球影响力三个维度的统计指标构成,用于评估一个国家的制造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生产和销售商品,以及技术发展的相对成功程度。CIP综合得分介于0到1之间,数值越高表明产业竞争力越强。

UNIDO目前的统计涵盖了从1990年到2021年的153个经济体的数据。统计显示,2021年德国、中国(大陆)和爱尔兰是全球工业竞争力表现最强的三大经济体,之后是韩国、美国、中国台湾、瑞士、日本、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荷兰等国家和地区。与往年相比,2021年CIP前十名中唯一的变化是日本和中国台湾交换了位置:日本从第6位降至第8位,继续从1994年全球最具竞争力工业经济体的巅峰下滑;而中国台湾在排名上取得了显著进步,从1994年的第15位上升到目前的第6位。CIP三强排名中,德国和中国(大陆)分别自1990年、2014年开始处于全球前三位。爱尔兰于2020年开始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三名。

研究结果表明,收入水平与产业竞争力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CIP排名前十的国家和地区几乎都是高收入工业经济体,只有中国(大陆)是唯一的中等收入工业经济体。

全球制造业视角下的三大发展趋势

中高科技产业拉动制造业增长贡献巨大

技术升级和产品复杂度是提高国家工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过去二十年中,中高及高科技(MHT)产业的重要性逐渐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后更是以较快速度恢复并扩张。2021年,MHT产业在制造业高增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球制造业增加值的近50%来自于高科技产业。

从行业看,排名全球制造业增加值前五位的行业分别为计算机与电子产品(占12.0%)、食品(占10.6%)、化学品(占8.3%)、机器设备(占8.1%)和机动车(占7.6%)。其中,低技术含量的只有食品行业。

从区域看,亚洲和大洋洲、北美洲和欧洲两大区域的制造业出口中已有近60%是中高科技产品。

从贸易看,大多数出口制成品都是MHT产品。2010年至今,中国(大陆)、德国、美国始终是全球制造业制成品出口的前三大经济体。2022年,MHT产品出口更是在疫情后攀升至历史新高的11.2万亿美元。MHT产品全球出口占比前五位的国家和地区分别为中国大陆(占18.5%)、德国(占9.5%)、美国(占8.2%)、日本(占4.6%)、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占4.4%)。在进口方面,2022年全球最大的MHT进口国是美国(占15.0%),其次是中国(大陆)占10.6%、德国占6.3%,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占4.2%)、荷兰(占3.3%)分列第四和第五。

产业转移将增加新兴工业经济体活力

新兴工业经济体(E m e r g i n g industrial economies)是UNIDO提出的一个特别经济群体,就工业绩效而言,由制造业最具活力的中低收入经济体组成,包括孟加拉国、埃塞俄比亚、老挝、坦桑尼亚、柬埔寨、印度、马来西亚、乌干达、中国(大陆)、印度尼西亚、缅甸和越南。在这12个经济体中,4个是在结构转型指标方面已经取得显著成果的中等收入工业经济体(Medium-income industrial economies),6个是被列为中等收入但工业化水平仍较低的中等收入工业化经济体(M e dium-inc ome industrializing economies)。受经济放缓的影响,新兴工业经济体在2022年的MVA仅为3.6%,而2021年这一数字曾高达9.2%。

当前,全球工业生产正快速向发展中经济体和新兴工业经济体转移,尤其是作为全球制造业集中地的亚洲。新兴工业经济体包含9个亚洲国家和地区,按2015年不变价格计算,2022年新兴工业经济体人均MVA达到1502美元。这种制造业的转移将引发贸易流动和全球价值链的重构。

产品和流程的创新影响制造业格局

新型工业化的最基本特征就是以数字化作为通用技术,新兴技术和先进的数字化生产流程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在绿色和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许多必要变革也取决于产品和流程创新。以下由生产方式和生产过程创新引发的变革尤其值得关注。

一是生产方式的数字化和自动化对制造业格局的改变。当前,技术创新和先进数字化制造技术的部署影响着制造业的所有领域。以生产过程中机器人的使用为例,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全球制造业的工业机器人密度在过去20年增长了4倍,2010年以来更是加速攀升。与此类似,其他数字技术的应用也在改变制造业格局,重塑企业和国家的竞争优势。

二是生产过程的绿色化将影响发展中经济体和新兴工业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定位。全球范围内每单位MVA产生温室气体(GHG)排放量的下降,意味着工业生产导致环境退化不断加剧的趋势出现了转折,也印证了工业生产正在向绿色化转型。

对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启示

对于2023年的情况机构普遍认为,由于成本上升、货币政策收紧、地缘政治紧张和全球供应链中断,制造业将放缓增长。而我国产业规模持续扩张,产业升级步伐加快,新型工业化正在各地大力推进。2022年10月至今,工信部及山东、四川、广东、浙江、上海、江苏等省市已制定多项行动计划和指南。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也显示,2 0 2 3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6%,其中,制造业增长5.0%,凸显了制造业的韧性和活力。不过也应看到,2024年我国工业经济的内外部环境仍然严峻复杂,要保持制造业在占比稳定的基础上有所增长,需提升新型工业化的推进速度,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赋能,并使之快于产能的外迁,从而在全球产业格局中进一步领先。

一是加快建设覆盖制造业所有重点领域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企业加强尖端技术研发,增强技术的独立性和产业供应链的韧性。优化创新资源配置,促进企业充分利用全球科技成果和智力资源,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参投成立产业创新方面的国际科技组织,力争国际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以颠覆性前沿技术打造新产业、新模式和新动能。

二是优先发展优势领域,大力推进工业数字化、绿色化。重点加强优势产业和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光伏等“新三样”产品的带动作用,将数字技术与工业领域的绿色发展实践相结合,加速推进工业互联网在装备制造、电子、化工、矿业、钢铁、能源等众多行业,以及在质量检测、智能仓储、质量追溯、精益生产、流程优化、设备故障诊断等多种工业场景的应用。提高能源和材料效率,加速生产过程的绿色化转型。

三是加强有利于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强化金融、财税、贸易、投资等部门的政策协同,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制造业流动,为企业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增强创新主体地位创造基础能力和条件。同时,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在制造领域持续加大吸引外资力度,增强外商投资信心,并为其来华投资提供便利。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