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自智网络目标架构与实践

作者:中国联通智网创新中心 高允翔 任飞 冯毅 马又良 责任编辑:包建羽 2024.03.12 17:18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随着通信技术(CT)与信息技术(IT)不断融合,通信产业数字化转型进入“快车道”,实现从“弱连接”到“广连接”进一步迈向“智连接”的跃变,业务和网络运营对网络自动化、ICT基础设施智能化、敏捷运营、全场景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智网络应运而生。从当前产业发展节奏来看,自智网络产业已经从理念阶段迈入实践阶段。大部分运营商有望在未来3年达到中级水平(L3—L4),一部分领先运营商已经发布了自智网络战略及业务目标,并且开展了体系化的实践,其余大部分运营商也认同迈向高阶自智网络的时间表。可以预计,未来3~5年运营商在网络自动化、智能化的投资占比将显著提升。

中国联通作为自智网络理念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不断汲取先进的理论方法,并结合自身的集约化优势,逐步迭代,实现自智网络理念在本企业的有效落地。自2019年起,中国联通联合产业伙伴启动自智网络探索,通过构建具有中国联通特色的集约化、平台化运营架构,并依托数字化手段逐步解决现阶段重点领域高价值高优先级的问题。中国联通在公司战略规划体系中明确提出:以自智网络为牵引,打造“规建维优营”全流程运营支撑体系,实现作业数字化、场景智能化、服务敏捷化。2025年,自智网络价值场景达到L4级的先进水平。

中国联通自智网络目标架构

中国联通参考TM Forum自智网络框架,基于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提出自智网络“三化三层三闭环”的目标架构。该架构围绕“网络层-业务层-商业层”,构建“数字化、智能化、敏捷化”的能力,通过“知识闭环、任务闭环、意图闭环”牵引中国联通自智网络演进,推动网络高质量发展。中国联通自智网络目标架构如图1所示。

image.png

商业层:通过业务意图向业务层下达需求,并获取来自业务层和网络层的执行反馈。在自智网络的三层架构中,售前、售中和售后的需求均通过商业层与下层进行交互,商业层直接面对市场和用户,将网业协同的市场营销需求、开通/调速的客户服务需求等以意图API方式实现分层交互。中国联通持续深耕BO协同,实现了BO数据、调度开通流程拉通,在政企双线、5G专网/切片等业务的自动开通和自动调优等方面展开了积极探索,大幅提升用户业务开通效率和网业一致性。

业务层:对商业层的业务意图进行翻译、解析、协商及评估,聚合网络数据、资源、AI要素,提供网络运营、敏捷交付、精准管控能力。业务层包含网络数字孪生和业务运营两个部分。网络数字孪生通过聚合网络数据、资源要素及指令集成能力,实现基于孪生数据的实时感知,强化网络“历史可溯、现实可视、未来可规”的管理能力,为业务运营提供强大的基础支撑。中国联通打造全国集约、架构先进、治理专业的网络数据平台,实现全网全专业数据一点汇集、全国网络数据服务一点提供;构建空间、物理、逻辑、业务四维一体的网络资源体系,实现物理逻辑资源的纳管可视;打造安全、可信、智能、连接广泛的可信指令中心,一点对接全国网元和网管。

业务运营的核心是智慧运营和创新产品。中国联通围绕网络运营全流程、全场景,打造全国集中的无线、宽带、数据等专业数字化应用,以数字化作业、智能化场景、敏捷化服务为着力点,开发网络运营核心场景应用,赋能网络智慧运营;聚焦产品创新,打造新形态专线、5G专网、智能Wi-Fi等网络创新产品,加速网络价值显性化,敏捷响应市场需求,为用户提供高品质服务;以网络AI平台为载体,以AI模型训练为基础,提供灵活的AI算力和AI服务能力,为智慧运营、创新产品进行AI注智,实现业务运营智能化。

网络层:为业务层和商业层提供网络基础能力支撑。专业管控单元和网元组成网络自治域,通过网络AI、融合感知、内生安全、意图驱动等网络内生能力,对内实现域内业务准实时/实时闭环,提供网络资源、能力的实时感知和灵活控制;对外开放自治域级管控协同能力,支持上层完成业务、服务的生命周期管理。通过单域自治、内生智能打造高自智水平的基础网络。

中国联通持续关注网络数字世界的建设,初步实现了全国网络大数据和网络资源的数字化可视,以及网元和网管管控指令可信安全的数字化交互,对智慧运营和产品创新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中国联通将生产过程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相结合,以全方位智能化能力支撑运营管理决策及外部业务发展,显著提升工作效率。在网络运营、创新业务的高价值场景中,按照“感知-分析-决策-执行”构建端到端的智能化能力,为网络运营提供智能监控、智能排障、智能巡检等智能化手段。中国联通致力于打造网络编排、能力编排、业务编排等多层次的敏捷化能力,屏蔽网络能力差异,促进了创新生态体系形成,更好服务市场、用户及合作伙伴。在政企业务实践中,多层次的协同编排能力支撑了算网产品的自动开通,提升了用户的满意度,增加了业务收入。

中国联通自智网络闭环体系

中国联通自智网络在网络层、业务层、商业层的基础上,构建以网络AI为核心能力的知识闭环、以网络数字孪生为必要手段的任务闭环,以及贯穿上述三层、驱动自智网络快速响应商业需求的意图闭环。

任务闭环:在业务层构筑闭环能力,逐步让人退出控制过程,形成“感知-分析-决策-执行”的任务闭环。其中感知包括对资源、业务及周边环境的感知能力;分析与决策重点在“AI+知识库”的能力构建;执行关注可信任问题,让执行前的分析和决策逻辑可解释,再配合实时仿真能力,让决策过程可追溯,决策结果可验证。中国联通在资源调配、故障消除、专线调速等核心高价值领域承接业务意图进行转义,通过构建数字孪生体,提升对网络态势实时感知的能力;通过AI预测和案例库进行方案仿真,实现适应性决策并输出执行方案;通过RPA等自动化操作执行手段,调用集中化的指令中心进行方案执行,最终实现完整任务闭环。

知识闭环:网络运营经验知识化是构建泛在智能的基础,自智网络不断从智慧运营和创新产品的实践中提取数据信息,在AI平台中萃取知识,注回运营平台及创新产品中,形成以知识生产、知识赋能、知识运营三者为核心的知识闭环。引入知识建模、知识推理、知识系统化等技术构建网络知识图谱,保证自智网络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中国联通将从建设自智网络知识中心及运营知识库开始,结合生产流程的重塑推动知识治理,实现行业知识、专家经验、日常作业知识数字化,面向自智网络各运营系统提供知识推理赋能,构筑运营商企业级知识体系。

意图闭环:自智网络通过意图转换、意图协商、意图保持等功能实现意图闭环,在自治域内实现意图保持,外部系统与自治域通过意图API接口实现跨层跨域交互。中国联通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构建意图智能识别能力,结合知识图谱将商业层的用户意图拆解为业务层的运营意图、网络层的内部自治意图,实现意图驱动网络。中国联通在专线业务新形态、IP拥塞预测与预防等领域探索实现意图闭环,将政企用户与一线运维人员的业务意图自动转换为执行策略,基于网络数字孪生仿真实时验证策略的有效性,转义后的策略在通过验证后形成网络配置自动下发到网络层,并可根据网络资源状态的变化,保持业务意图的持续达成。

中国联通自智网络创新实践

中国联通以自智网络目标架构为牵引,采用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法不断探索自智网络的业务场景实践落地工作,在智慧运营降本增效和创新产品敏捷交付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自动路测智能评估

传统路测主要依赖人工,费时费力,智能化程度低。中国联通自动路测智能评估方案充分利用了网络大数据和AI能力,“测评算管”一体化实现对传统路测工作模式的变革,降低劳动密集型的道路测试和分析工作量。中国联通自动路测智能评估方案流程如图2所示。

image.png

方案基于AI深度赋能,自动进行问题识别、根因分析、智能决策、自动执行,并对执行效果进行闭环评估,从而实现了道路问题的全程管控,使该场景达到L3级别自智水平。

问题感知:自动采集海量网络MR/MDT数据,利用AI模型拟合出道路关键指标,实现覆盖、质量、语音感知、数据感知等四大类指标的自动采集、处理和地理化呈现,并在此基础上,自动识别出问题路段。

根因分析:基于智能诊断AI模型,对识别出的问题路段进行根因分析,快速呈现道路问题分析结果,将传统方式需要2小时的分析时间缩短至15分钟,大幅提升分析效率。

智能决策:针对问题路段的分析结果,通过决策AI模型,给出最佳解决方案建议,包括具体优化措施、参数调整建议等。

自动执行:系统可灵活对接工单系统,将根因分析结果、处理建议及关键指标直接推送至一线,助力一线快速解决问题。系统自动对派单后的优化结果进行效果评估,判断问题是否解决、解决效果如何,从而实现对问题路段的全程闭环管控。目前,该场景已在国内31个省(区、市)规模应用,完成4G/5G免测试里程累计521万千米,折合测试成本1.09亿元。经多省现网实际验证,与传统人工路测发现道路质量问题点的匹配准确度在90%以上。

无线智能容量调配

在无线网部署的过程中,为减少物理操作并平衡长期投资,一般会采取“基站硬件一次满配,软件License后期按需采购”的部署策略。随着业务发展,运营商通常会向设备商增购License来进行软扩容。在此场景中引入AI能力,实现灵活调度License许可,可节约大量投资,并释放出因License限制在原来忙时无法实现的压抑流量,还可节省网络优化操作时长,并通过提高峰值速率、接入成功率等提升用户满意度。

中国联通无线智能容量调配方案整体架构如图3所示。参考自智网络目标架构,方案以提升用户峰值速率感知为意图驱动,引入License最大化和容量告警全自动无感消障作为商业目标;在业务层引入AI预测能力进行业务峰谷潮汐精准预测,实现业务层License自动规划和容量自动优化;在网络层引入RPA流程自动化工具,将业务运营操作转换为网络层可执行的OMC和License服务器操作指令,自动执行并实时呈现调配效果。系统建立了网络感知知识库、网络规划知识库、网络操作知识库,实现了知识闭环;引入智能化分析及操作能力,预测业务潮汐、生成容量调配方案、与OMC/License服务器进行预处理指令交互、执行调配决策,并自动进行周边优化,通过将以上具体操作逻辑模块化、自动化实现,达到任务闭环;通过对消障或性能提升进行任务意图确认、调配结果分析呈现反馈等方式,初步实现意图闭环。

image.png

本案例中RRC连接数License动态调配模块已实现单场景无人工干预全自动调配,可自动识别故障消除意图、自动分析发现报警、自动采集配置参数形成调配方案、自动实施调配、自动进行邻区优化、自动报告调配结果,在业界率先实现了单场景无人工干预的L4级别自智水平。系统已经在中国联通31个省分公司全面上线,不到一年时间已累计实现节约双载波License和RRC连接数License投资共7.95亿元,释放压抑流量63.6PB,折合新增收入1.91亿元,大幅减少了网优操作工时,为网络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高效工具。

结语

自智网络作为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实践手段之一,来自于市场与技术的“双轮驱动”,正加速其从理念迈向落地。面向未来产业发展,自智网络离不开各产业标准组织以及运营商的合力推进。经过几年的探索,自智网络完成了从离散性创新到系统性落地的升华,行业标准机构也认识到,自智网络落地无法依靠任何单一的标准组织独立解决,需要的是多组织协同。而运营商通过实践总结出的标准体系、业务架构、理论方法等创新实践方法论,也为自智网络产业的发展积累了宝贵财富。

中国联通基于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提出自智网络“三化三层三闭环”的目标架构。该架构围绕“网络层-业务层-商业层”,构建“数字化、智能化、敏捷化”的能力,通过“知识闭环、任务闭环、意图闭环”牵引中国联通自智网络演进,推动网络高质量发展。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