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通院牵头的大模型数字人国际标准在ITU-T成功立项

责任编辑:包建羽 2024.05.10 15:32 来源:CAICT人工智能

2024年4月26日,国际电信联盟标准化局(ITU-T)第16研究组(SG16)全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简称“中国信通院”)牵头制定的大模型数字人标准——ITU-T F.DH-LM"Reference architecture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Large Model enhanced digital human system"(大模型增强的数字人系统参考框架及技术要求)成功立项。

近年来,在元宇宙和AIGC的双重推动下,数字人正逐渐从单一虚拟形象向“有头有脸有脑”创新进化,有望成为未来人机交互新入口。然而当前大模型数字人产品仍处于培育早期阶段,在技术集成、用户体验、安全监管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长远来看,实现基于大模型的数字人系统真正“好用”仍需要技术迭代与产业进步。如何充分和有效应用大模型技术构建数字人系统成为产业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该标准以赋能数字人系统智能化水平提升为目标,确立了大模型增强的数字人系统技术参考框架,并围绕数字人建模、渲染、驱动、交互等关键环节提出了大模型增强的实施建议和技术要求,对于大模型增强的数字人系统设计、实现、部署、使用等都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标准内容采纳了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行业标准的相关内容,参与单位包括中科院计算所、北京大学、中信银行、蚂蚁集团、马上消费、科大讯飞、腾讯、兴业数金、拓元智慧、电信翼支付、传音科技、美团、小视科技、平安银行、移动紫金研究院、爱化身、凡拓科技等20余家科研院所及企业。

此前,中国信通院牵头的两项数字人国际标准,即ITU-T F.748.15 "Framework and metrics for digital human application system"(数字人应用系统基础框架和评测指标)和ITU-T F.748.14"Requirements and evaluation methods of non-interactive 2D real-person digital human application system"(非交互式2D真人形象类数字人应用系统指标要求和评估方法),已于2022年3月正式发布。另有一项数字人国际标准ITU-T F.DH-PE"Requirements and evaluation methods of digital human platform"(数字人平台指标要求和评估方法)在研。本次立项的标准是继ITU-T F.748.14、ITU-T F.748.15、ITU-T F.DH-PE之后,中国信通院在数字人领域的又一新突破。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