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如何赋能智慧医疗持续演进?这本报告提供深度洞察

责任编辑:王鹤迦 2025.01.02 15:15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当元宇宙遇上医院,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近年来,传统医院与行业智库携手,在交叉领域研究探索,取得了积极进展。

近日,“2024年第六届健康中国·思南高峰对话”举办,在开幕式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发布了《预见未来:中国元医院建设发展调研报告》。

image.png

在虚实融合技术支持下,医院逐步突破物理空间向线上虚拟扩展,推动临床医疗、运营管理及患者服务模式变革。特别是当元宇宙与医院相结合,再借助强大算力,基于数据和知识流,“虚实融合、人机共生”的“元医院”概念应运而生。为了推动“元医院”更好地发展应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市数字医学创新中心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完成《预见未来:中国元医院建设发展调研报告》,访谈10多位资深专家,对近百份医疗机构和创新企业有效调研问卷进行分析,探讨元医院的定义、发展现状、技术体系、产业生态及应用场景,提出挑战应对策略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1735802127033092602.png

调研发现目前开展元医院建设的两大驱动因素。一是政策倡导带来动力,二是不同医院因规模和定位不同而产生改善自身的内在驱动力。报告也提出对元医院的定义,“以综合多种数字技术,将实体医院解构成数据,再基于数据,重新构建出能与实体医院融通的虚拟空间;用户可借助设备进入其中,开展虚实融合的医疗相关活动,实现高度拟真、时空扩展和人机融生;将推动以医院为核心的医疗行业各主体在虚拟空间中的融合,是智慧医疗健康服务体系演进的高级形态”。报告提炼出国内外对元医院建设的四大差异:一是国外政策较少直接鼓励,以规制引导发展;国内政策直接鼓励,以倡导激励发展。二是国外注重临床试验积累循证医学证据,国内注重探索场景落地建设。三是国外厂商医疗专业属性较强,国内厂商医疗专业性有待加强。四是国外监管部门谨慎先行先试,国内监管部门谨慎跟进。

调研报告提出元医院技术框架,包括基础设施层、数据汇聚层、知识抽取层、虚实映射层、用户接入层、应用场景层、智能决策层,以及安全保障层。总结提炼了元诊室、元手术室、元病房、元科研、元教学、元管理六大类23个元医院典型应用场景,并对现阶段元医院23个场景需求迫切程度及实施的技术难度进行分析。报告认为元医院以患者为导向的诊疗模式、以资源为主线的经济活动模式将发生改变。报告归纳了元医院建设可能面临的业务挑战和技术挑战,并对元医院规划和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本报告凝聚行业各方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智慧,希望给中国元医院规划和建设开辟探索之路,推动从数字化医院到智慧化医院的转型升级,总结提炼先行先试经验和可借鉴的案例,推动数字医学创新发展,进一步提升中国医疗服务质量和可及性。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