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2025 | 全球低轨星座加速组网,太空资源争夺白热化

作者:朱文凤 责任编辑:包建羽 2025.01.17 08:16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当前,建设大型低轨星座,已成为我国奔向星辰大海的必选项。2024年我国低轨星座建设扎实推进、取得新成效。其中,“千帆星座”成功进行三次组网发射,在轨卫星达54颗;中国星网“一箭十星”开启组网之旅;时空道宇在轨卫星达30颗‌,实现了对全球90%区域的覆盖……

2025年,太空资源争夺将愈发激烈,全球低轨星座加快组网进度,我国低轨星座整体建设进程也将迈入新阶段,多个低轨星座的更多组网卫星发射升空,卫星数量有望翻一番。如“千帆星座”计划2025年完成一期648颗卫星的部署。GW星座计划计划未来五年内完成约10%的部署,即到2029年底前发射约1300颗卫星,平均到2025年需发射约260颗卫星。

2025年,我国卫星产业链细分领域布局将更加完善,进一步形成龙头企业引领、梯次发展的格局。目前我国已建设并投入运行多座智慧卫星工厂,为卫星星座的规模化部署提供有力保障,2025年卫星制造、发射等环节关键技术攻关将取得更多突破,低成本、高效能的卫星制造和火箭发射能力将持续提升。

2025年,星地融合组网技术体系将加快构建。我国地面电信基础设施先进,地面运营商可提供广域、优质的覆盖服务,卫星互联网作为地面覆盖的有效补充,可服务于山区、海洋等人烟稀少的区域,不过目前完备的星地融合组网技术体系尚未形成,2025年有望加快突破。

2025年,产业将加大研发力度,推动手机直连卫星产业成熟发展。目前地面运营商和卫星运营商正携手全球通信网络设备厂商、终端厂商,积极开展基于3GPP的NTN(非地面网络)和存量手机直连卫星技术攻关、测试验证。

2025年,低轨卫星互联网将迎来产业化浪潮,多个低轨星座有望在海外开展试运营业务,拓展全球市场。不过,美国、欧洲、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布局低轨卫星星座,在全球范围内竞争愈发激烈,我国需加快构筑核心竞争力。

2025年,低轨卫星星座的商业化应用将不断拓展和深化,除了传统的通信、导航、遥感等领域,还将在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能能源等领域创造更多的商业机会。相关机构估计,2024—2025年我国低轨卫星市场规模预计达700亿元。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