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网消息(CWW)3月20日,2025年数据标注产业供需对接会在成都召开。大会期间,由中国移动信息技术中心牵头,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网络安全研究所、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多家相关行业重点单位共同筹划成立的“高质量数据集共建共享联盟”正式成立。
据了解,该联盟旨在推进数据要素的高效配置与价值提升,为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供了核心支撑,同时助力构建开放、安全、可持续的数据生态体系。
中国移动信息技术中心副总经理陶涛在会上表示,企业私域数据标注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的趋势,带来数据标注产业规模的大幅跃升。在国家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和数据标注产业布局的战略背景下,中国移动主动践行央企使命,积极承担国家任务,申报并获批国家数据局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建设试点单位,落实国资委五项国资央企人工智能战新任务;申报并获批工业与信息化部“人工智能产业链-数据处理工具链”链主企业,将行业数据安全开发与隐私保护、高质量数据集共建共享机制创新、全链路数据标注体系构建作为重要课题。
一是夯实数据基座,构筑智能标注全链路体系。中国移动自主打造集数据汇聚、清洗、标注、管理、供给为一体的智能标注平台,研发超200个全模态标注工具,建成覆盖标注场地、团队、平台、运营的全链路数据标注体系,高效支撑保定、长沙两个国家级数据标注基地的建设。
二是创新安全范式,破解数据标注开发难题。针对标注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同难题和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需求,中国移动构建了以可信数据空间为核心的标注基地运营新模式,构建数据使用、收益分配、协同治理等机制,以此吸引更多行业生态供数、用数,形成以高质量标注数据为核心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链、生态圈。
三是引领生态共建,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中国移动履行移动信息现代产业链“链长”职责,发起成立高质量数据集共建共享联盟,联合电子五所、邮储银行、复旦大学、人民网、南方航空、科大讯飞等产业链伙伴,共建“数据-工具-人才”全链条生态,实现数据标注从“厚度”向AI发展“高度”转化,为国家经济社会数智化转型贡献坚实的数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