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式上升:低增速下的基础业务增长逻辑重塑

作者:赛立信通信研究部 邱欢欢 责任编辑:包建羽 2025.05.07 17:12 来源:通信世界杂志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中国电信行业正经历增长模式的战略转型。过去,运营商依托用户规模扩张和新兴业务的拉动作用,保持了较长时间的稳健增长。然而,自2024年起,这一模式正面临新的考验:新兴业务的增长动能能否持续?基础业务是否仍有新的价值空间可供挖掘?需要明确的是,面对行业增速放缓的现状,运营商的增长已无法延续过去的发展路径,亟须在存量运营、技术变革与价值创造之间构建新的动态平衡。运营商需要系统思考三大核心命题:如何在低速增长环境中实现发展动能转换?如何借助AI、云计算等技术突破获得新的支撑?如何在基础业务的价值深挖中开辟新的增长空间?这些战略课题将成为运营商重塑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突破口。

新兴业务增速放缓,基础业务仍是支柱

2025年,运营商面临的首要挑战是行业增速放缓。回顾过去几年,我国电信行业曾经历一段高速增长的“黄金期”。电信业务收入增幅长期保持在高位,在多数时间内领先GDP增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能。然而2024年,行业收入增量与增速大幅下滑,增速首次以明显差值落后于GDP增速,这一转折标志着行业增长动力显著减弱(如图1所示)。

image.png

传统业务需求疲软虽是行业增速放缓的重要因素,但究其根本,新兴业务收入增速的急剧放缓才是致使2024年行业整体增速迅速下滑的核心原因。从行业层面来看,自2023年起新兴业务收入增速明显放缓,其中云计算领域表现最为典型——其增速从2022年的118.2%骤降至2024年的13.2%(如图2所示)。从运营商角度而言,自2023年起,产数和DICT业务增速大幅放缓,受其拖累,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的主营收入增速持续下滑(如图3所示)。新兴业务在前期阶段快速扩张过后,未能提供足够的持续增长动能,致使电信行业面临更大的增速压力。

image.png

image.png

未来这一趋势是否持续尚未可知,但可以确定的是,依赖单一业务驱动的高速增长模式难以为继,运营商亟须重新审视增长动能。尽管新兴业务对未来增长至关重要,但回顾近年来运营商的增收路径可发现,基础通信业务仍是运营商行稳致远的支柱(如图4所示)。虽然各家运营商的表现有所不同,但共同点是,基础业务仍在整体收入结构中占据核心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支撑着企业经营的稳定性。各家运营商应当意识到,在新兴业务增长进入更复杂阶段的背景下,唯有稳固基础业务,方能为新增长曲线的拓展提供坚实支撑。

image.png

拥抱技术变革:AI浪潮催生新潜能

运营商新兴业务增长势头在2024年明显放缓,但这并不意味着行业发展已触及“天花板”。相反,随着AI等新一代技术的快速演进,新的机遇正加速涌现。其中,智能算力被视为最具增长潜力的领域之一。IDC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同比增长74.1%,远超同期通用算力的增幅(如图5所示);其市场规模则达到190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将达到552亿美元。

image.png

2025年开局,DeepSeek等国产大模型取得突破,加速了AI普及的进程,推动算力需求格局重塑。过去,算力需求主要集中在AI模型训练环节,而如今,训练算力增速放缓,推理算力需求成为新的增长核心。IDC数据显示,预计到2028年,中国AI服务器推理工作负载占比将从当前的65%提升至73%。同时,AI推理任务正从集中式数据中心向终端和边缘侧迁移,促使算力架构从传统的超算中心模式,加速向“智算中心+边缘计算+端侧AI”模式演进。

从产业发展趋势来看,未来算力市场的增长重心将从训练算力转向推理算力和边缘算力。对于运营商而言,这一变化不仅意味着传统数据中心业务模式需要调整,还带来了全新的市场机遇。如何在智能算力、边缘算力和端侧AI生态中构建更具竞争力的业务模式,将成为决定未来竞争格局的关键变量。

算力需求的变化,进一步拓展了运营商的可为空间。在应用层面,AI推理算力需求的增长,推动多个行业智能化升级。例如,在智能制造领域,工厂生产线引入AI质检、智能调度等能力,对边缘算力的需求明显增长;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交通监控、公共安全管理等场景的实时AI分析,同样需要本地算力支持。此外,车载AI正成为新兴算力的重要应用场景,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功能的演进,要求车端具备更强大的实时计算能力,对车路协同算力的优化也提出更高要求。

在这些趋势下,运营商应围绕算力基础设施和算力服务能力展开深度布局。一方面,依托现有的数据中心资源,升级智算中心,以满足企业级AI推理应用的低时延、高吞吐量需求;另一方面,借助5G与边缘计算的融合,构建分布式算力节点,为自动驾驶、工业互联网、智慧医疗等领域提供定制化AI算力支持。此外,在端侧AI市场,运营商可通过与终端厂商、AI芯片企业合作,推出面向消费者的智能终端算力优化方案,推动算网融合新模式的落地。

未来,算力市场的竞争不再是单纯的资源堆砌,而是智能化调度、分布式部署以及行业深度融合的较量。对于运营商而言,算力结构的升级不仅带来基础设施层面的突破,还将成为新兴业务增长的新支撑点。运营商的核心机遇在于凭借自身的网络资源优势,打通算力供需通道,在新一轮AI应用浪潮中占据主动权,进而重塑新兴业务的增长模式。

把握存量空间:探索基础业务新支点

算力市场的变革为运营商的新兴业务带来了新的增长空间,但夯实基础业务仍是运营商保持长期稳健增长的关键。如果说算力升级和AI技术的普及让运营商看到了未来增长的可能性,那么基础业务的演进和深化,则决定了这一增长能否真正落地。相较于外部市场的不确定性,基础业务始终是运营商最坚实的支撑。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如何通过融合创新,挖掘更广阔的存量增长空间,是运营商下阶段需要重点思考的方向。

家庭市场是基础业务拓展新空间的主要承接点。一方面,过去,家庭市场的增长主要依赖用户规模的扩张,图5 2020—2028年中国智能算力和通用算力市场规模变化(IDC数据)而如今,随着市场趋于饱和,增长逻辑正从“用户增量”向“价值增量”转变。FT TR的大规模应用,标志着家庭宽带市场从基础连接向高质量体验演进。用户对于网络稳定性、智能化管理、低时延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不仅为运营商提供了新的提速升级契机,也为其叠加智能家居、云存储、家庭安防等增值服务创造了空间。另一方面,to C和to H市场的边界逐渐模糊,家庭算力、端侧AI等新要素的加入,使得家庭网络正从单纯的“接入服务”向“算网融合”演进。将A I助手、云计算、边缘存储等应用嵌入家庭网络,将成为运营商提升用户黏性和ARPU值的重要手段。此外,权益叠加模式的兴起,也让运营商拥有了更多价值经营的可能性。从视频会员、云存储到智能硬件组合,如何通过“通信+内容+服务”的模式打造差异化竞争力,同样将是下一阶段家庭市场运营的核心命题。

与此同时,商企市场正成为运营商基础业务的新支撑点。中小企业的需求介于家庭用户和大型企业之间,既需要稳定可靠的网络连接,又期望获得高性价比的数字化服务。传统的商企市场以宽带专线、VPN接入等基础连接业务为主,如今,“网络+云+AI”模式正成为新的增长方向。运营商可借助“AI+SaaS”,助力中小企业获得低成本的数字化工具,诸如智能客服、数据分析、远程办公系统等。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视联网AI正成为运营商布局商企市场的重要抓手。基于AI的视频分析能力,运营商能够为沿街商铺、楼宇企业等场景提供智能监控、客流分析、远程管理等一系列服务,提升企业数字化运营效率。相较于传统专线业务,融合AI、云计算的智能方案不仅能增强运营商在to B市场的竞争力,还能带来更稳定的收入增长点。

无论是家庭市场还是商企市场,基础业务的价值正被重新定义。从单一的“连接提供者”转变为“融合创新的服务商”,运营商需要在网络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AI、云计算、视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场景。未来的竞争,不再是单纯的网络比拼,而是围绕用户需求、行业应用、生态协同展开的综合竞争。如何通过技术融合和价值经营,持续拓展基础业务的市场空间,或许将成为决定运营商保持长期增长韧性的关键因素。

总体来看,运营商的增长模式正经历从扩张式发展向精细化运营的深刻转变。在此过程中,基础业务的价值被重新定义,新兴业务的落地空间逐步打开,存量市场的经营逻辑也在不断演进。而从更长远的视角来看,技术变革的速度往往超出预期,产业融合的边界持续拓展。运营商不仅需要适应当下的调整,更要在新旧动能交替的过程中,保持战略定力,持续探索业务创新的可能性。在未来的不确定性中,如何构建更具韧性的增长模式,如何在技术演进和市场需求变化之间探寻更优的结合点,或许才是决定其长期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本篇刊载于《通信世界》2025年4月25日*

第8期 总966期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