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网消息(CWW)5月16日,在以“数智赋能 共享‘京彩’”为主题的北京2025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主题活动上,北京市通信管理局联合多部门及企业推出四项重磅发布,聚焦开放创新、基建升级、惠民服务与算力协同,为首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6家外资企业获第二批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试点批复
此次北京地区取得试点批复的外资企业包括康明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北京更美互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滴答慈芯科技有限公司、建信住房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卓望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
此次试点批复标志着北京对外开放进程又迈出了重要一步,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为外资企业搭建了更广阔的商业平台和市场机会;二是为北京经济增长注入新活力、增添新生机;三是为广大市民带来更多选择和差异化服务。同时,也将促进本土企业在市场的良性竞争与合作中积极创新,加速成长,提升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截至目前,北京累计获批企业达10家,申请业务种类和数量仍居全国领先地位,这些企业资本来源广泛,涉及欧洲、美洲及亚太地区,未来将凭借优势拓展业务版图,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力参与北京数字经济建设。
到2027年底,北京市将全面实现5G规模化应用
会上,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委网信办、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北京市教委、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北京市园林和绿化局、北京市政务和数据局、北京市地震局、北京市气象局共同发布《北京市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2025 - 2027年)》暨“北京5G讲堂”,全面展示北京5G规模化应用成果与未来规划。
北京已建成5G基站超14万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全国第一,5G终端连接数超350万。北京5G规模化应用成果斐然,入选了工信部5G应用“扬帆”行动重点城市。根据《方案》目标,到2027年底,北京市将构建形成“能力普适、应用普及、赋能普惠”的5G发展格局,全面实现5G规模化应用,提升5G赋能千行百业应用水平,成为国内领先的5G应用标杆城市。
北京已建成5G基站超14万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全国第一,5G终端连接数超350万。北京5G规模化应用成果斐然,入选了工信部5G应用“扬帆”行动重点城市。根据《方案》目标,到2027年底,北京市将构建形成“能力普适、应用普及、赋能普惠”的5G发展格局,全面实现5G规模化应用,提升5G赋能千行百业应用水平,成为国内领先的5G应用标杆城市。
承5G之势、启6G之新,北京市通信管理局推出“北京5G讲堂”栏目,系统梳理了北京本地5G规模化应用的标杆案例与经验。未来,北京将进一步积极探索5G应用创新,全力推动5G赋能实体经济。北京将以此次发布的升级方案为指引,加速5G-A网络覆盖,推动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
惠民服务十条举措落地,信息通信服务提质增效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制定提升消费能力、增加优质供给、改善消费环境专项措施,释放多样化、差异化消费潜力,推动消费提质升级。
北京市通信管理局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聚焦人民群众关切,从优化服务供给、提升服务效能、筑牢安全防线等多个维度发力,组织全行业推出“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十条举措”。
在网络升级提速,优化通信产品供给方面,持续夯实5G和千兆光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A和万兆光网建设进程,进一步提升网络覆盖质量与速率。同时,针对入境游客通信需求,结合免签政策推出多款短期电话卡,并探索通信与支付、交通等跨领域融合创新,实现“通信+”服务集成,助力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
在服务提质增效,完善惠民服务体系方面,完善手机营业厅服务标准,拓展智能化服务场景,实现精准化服务响应。针对老年群体,自有营业厅实现“爱心专席”100%覆盖,优化APP适老化功能,并常态化开展反诈宣传和数字助老活动。此外,北京信息通信行业将树牢正确经营导向,积极营造健康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严格落实资费透明公示,着力加强不明扣费、夸大或者模糊宣传、擅自订购等侵害用户权益的重点问题治理。
为提升国际化服务水平,北京市将按照《北京地区电信营业厅国际化服务星级评定标准》创设更多国际化服务四、五星级营业厅,向外籍游客提供必要的翻译器或在线翻译工具,配备双语短期卡套餐介绍等资料,提高窗口人员涉外服务水平,打造高效便捷的线上线下服务渠道。
在守护信息安全方面,北京市将继续强化非应邀商业电子信息治理,持续开展动态监测与防护,完善“来电来信免打扰”服务,加大推广“防骚扰”“免打扰”等产品。同时,严格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数据安全管理机制,推进“二次号码焕新”服务,切实保障用户隐私与合法权益。
发布会上,北京联通、北京移动、北京电信、北京广电及北京铁塔五家企业代表共同签约,全力推动举措落地见效。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将联合社会多方力量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以钉钉子精神指导基础电信企业落实好惠民服务举措,推动首都信息通信服务高质量发展。
首批6家行业代表接入北京市算力互联互通平台
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北京互联网交换中心(以下简称北京互联网交换中心)携手六家行业代表共同启动“京彩算力·触手可及”北京市算力互联互通平台首批行业合作伙伴接入仪式。
北京互联网交换中心作为北京市算力互联互通平台的运营单位在北京市通信管理局的领导下,坚持“开放协同、普惠赋能”的理念,与行业各方携手共同推动算力互联互通平台赋能“人工智能+”行动计划。目前该平台以北京为核心形成充足的算力供给储备,汇聚了天津、河北、内蒙、甘肃、山西、陕西、辽宁等地的智能算力,资源累计超60E FLOPS。成功对接国家算力互联公共服务平台,上传算力标识11.5万条,基本形成“跨地域、跨主体、跨架构”算力互联互通体系,支撑我市京津冀蒙算力供给走廊建设。
在全国算力互联互通体系内,北京市算力互联互通平台已接入30余家算力服务商,可为医疗、科教、文化、交通、制造等领域企业提供算力资源快速匹配服务,以及全场景多模态大模型工具箱,推动构建“模型-数据-算力-应用”四位一体的智能服务矩阵,降低企业用算门槛。
本次北京市算力互联互通平台首批行业合作伙伴接入活动,北京互联网交换中心携手中国经济信息社新华财经、中关村智用人工智能研究院、“智树联盟”人工智能联合体、北京国际设计周有限公司、北京集智未来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基地有限公司、南京清湛人工智能研究院六家单位,启动金融、AI、文化、园区、工业等多个重点领域算力需求深度对接,平台通过“技术融合-需求对接-场景落地”全链条贯通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算力供给服务。
未来,北京互联网交换中心将依托北京市算力互联互通平台持续探索与实践,通过构建安全可信、高效便捷的算力服务新模式,推动算力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和协同创新,为首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