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站点勘查和仿真模式,中兴通讯助力通感网络建设

责任编辑:王鹤迦 2025.05.23 11:51 来源:通信世界网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5G-A通感网络正在逐步迈入商用规模建设阶段,选择合适的通感站点,是当前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由于关键技术的差异,通感网络与通信网络对于站点选择的要求存在较大差异,传统通信网络的站点选择技术和工具并不适用于通感网络。

对于通感网络,无线信号传播要求发射波与感知目标的反射回波是视通路径(LOS),即站点天线与感知目标之间无阻挡。在视通路径下,无线信号传播相对稳定、可预测,有利于精准计算感知目标的距离、角度和速度等参数。因此,通感站点一般要求部署在周边无遮挡的开阔地带,以尽可能地扩大视通路径可达的区域范围,也就是站点的覆盖范围。而在现网大量的通信站点中,存在相当高占比的非视通路径,尤其在建筑物密集的城区。勘查工程师需要在现网多个候选通信站点中,经过勘查和视通仿真评估,才能确定一个合适的通感站点。如果依赖传统站点勘查和仿真评估工作模式,通感站点规划所消耗的人力和时间成本将会远超传统通信站点。因此,如何提升站点勘查和视通仿真评估的整体工作效率,是通感网络建设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应对以上挑战,中兴通讯自智网络平台在移动端上整合站点勘查和仿真评估的工作流程,实现“一次上站,流程闭环”,创造了即时站点勘查和仿真的全新工作模式,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对传统站点勘查工作模式的改进分析

传统通信网络的站点勘查工作流程如下:

勘查工程师在站点天面采集站点经纬度、天馈等数据,并拍摄环境照片;

勘查工程师采集多个候选站点的信息后,返回后方,将数据交给仿真人员;

仿真工程师通过仿真工具对候选站点进行覆盖仿真,判定是否选择此站点。

在上述流程中,勘查和仿真评估在两个不同的场所和工具上操作,存在流程断点,将会造成以下问题:

如果仿真结果判定所有的候选站点都不适合,勘查工程师需要重新返回现场,寻找新的候选站点。

仿真工程师只能通过照片确定站点的无线传播环境信息(例如天面的广告牌遮挡),有可能造成信息的遗漏或者误判,从而得到错误的仿真结论。即使勘查和仿真工程师是同一人员,也有可能在仿真中发现勘查遗漏的信息,需要再次上站勘查。

显然,流程的断点会导致重复工作,并影响站点选择的准确度。经过流程分析,将站点勘查和仿真工作进行整合,在站点天面上即时有效地完成全部工作,就可以消除断点,提升勘查效率。

即时站点勘查和仿真应用Magic Panner

image.png

图1  Magic Panner工作流程和用户界面

鉴于上述通感网络站点勘查的需求,中兴通讯自智网络平台推出了移动端应用Magic Panner。Magic Panner具备以下功能:

支持用户在移动端操作完成所有通感网络的仿真项目,并由仿真云平台完成计算任务;

支持针对通感站点视通覆盖范围的仿真预测;支持自动读取终端位置为站点位置、按模板设置参数等自动化操作。

一个使用Magic Panner的通感站点勘查工作流程如下:

工程师在站点天面上观察适合安装天线的位置,并移动至此位置;

打开Magic Panner,自动定位到当前位置,设置目标物高度和视通分析半径;

点击视通预测功能,等待运行结束后,查看界面上的视通和非视通区域,判断是否符合要求。

除了对站点位置的合理性判断,上述流程还支持对天线高度、方位角和下倾角等参数的现场设计和仿真评估。同时,Magic Panner可以进一步提供其他通信和感知指标的仿真结果,帮助工程师全面了解该站点的性能表现。

应用实践

Magic Panner通感仿真在某5G-A项目的高楼低空区域验证中,17288个感知上报点与仿真视通区域的匹配率达到99.8%,证实视通仿真功能可用。

当前,Magic Panner已经在通感网络的站点勘查和选择工作中落地应用,使得整体工作效率提升70%,解决了通感网络规模建设的瓶颈问题。

在无线网络建设工作中,新建站点的勘查、仿真和选择一直是人力和时间消耗较高的环节。Magic Panner的工作模式也可以在其他制式网络中应用,提升网络建设的自动化程度。依赖中兴通讯在5G-A技术的创新突破,以及5G-A网络建设经验的积累,中兴通讯5G-A仿真工具正在突破传统的工具边界,创造新的工作模式,助力5G-A网络建设。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