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创未来美好视听,第四届新视听融合创新创意大赛圆满收官!

责任编辑:梅雅鑫 2025.05.27 08:31 来源:通信世界网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2021年,在国家广电总局和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指导下,北京市广电局创办新视听融合创新创意大赛,旨在深度挖掘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技术资源优势,发现和培养全媒体人才,筑造引领全国媒体融合发展的交流平台,以首善标准建设媒体创新融合示范高地。大赛至今已成功举办四届,共征集作品和项目3000余个,参赛单位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从中评选出获奖作品和项目355个,大赛规模不断扩大,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全国媒体融合赛事品牌得到广泛认可。


第四届新视听融合创新创意大赛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光明日报社、北京市广电局、北京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共同主办,以“新动能 新传播 新业态”为主题,设置“技术应用”“内容创意”“产业创新”三个公共赛道和“全国广电新媒体”“京津冀大视听”两个专项赛道。5月21日,第四届新视听融合创新创意大赛颁奖仪式在第五届中国(北京)广电媒体融合发展大会开幕式举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媒体融合发展司、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广电局有关负责同志为获奖代表颁奖。

第四届新视听融合创新创意大赛颁奖仪式

“跑通产业链”,加速升级万亿产业生态构建“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运作”三位一体模式,积极打造从“潜力项目”到“产业升级”的加速器,“产业创新”赛道首次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邀请中关村天使投资联盟等创投机构全程参与赛道的策划、评审、成果转化等环节。

摸清家底,把脉行业

大赛面向投资联盟族群、产业园区、行业协会、链主企业、传媒机构、高校实验室等多个渠道,开展深入调研,掌握视听融合未来发展趋势。通过开展一对一深度访谈交流,认真聆听企业发展诉求,吸引来自全国20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36个潜力项目参赛。调研中反映出视听产业在内容、科技与商业等方面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包括人工智能、虚拟拍摄、数字孪生、交互技术等具体应用,已广泛赋能媒体生产、影视制作、泛互联网娱乐、游戏动漫、文旅文博、精准医疗、智能座舱、工业制造等重点应用场景。技术创新与细分需求的双轮驱动,进一步释放万亿市场的潜力,不仅展现了我国视听产业的澎湃动能,还呈现出视听跨界赋能的强劲势能。

构建生态,长效发展

作为全国数字视听产业的重要创新平台,大赛持续开展项目路演、资本对接、行业展会、媒体宣传,有效搭建企业、媒体、投融资机构间的对接通路,已促成多家参赛企业获得业务订单及融资机会,有效加速项目商业化落地进程,为首都数字视听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这不仅为行业提供了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新范式,更通过“政府引导+市场驱动”模式,打造了辐射全国的视听产业生态链,持续发挥大赛长尾效应。

产业创新赛道复赛路演

“冲浪科技潮”,率先拥抱视听创意革命以提升主流媒体内容建设水平、扩大优质视听产品供给体量为目标,积极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路径,设立“技术应用”“内容创意”双赛道,聚焦“AIGC创意短片”“数据可视化作品”两大方向,鼓励主流媒体从业人员、传媒类高校积极拥抱生成式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新技术新应用。

守正创新,人机协奏

在作品内容主题选择上,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文化传承发展等重点主题,主动服务中心工作。在作品表达形式上,游戏建模、VR/AR等多种类型的前沿融合应用,充分调动创作者的个性与创造力。在生产工具应用上,国产视频大模型在多角色细节控制、角色动作流畅度、物理交互合理性等方面表现出色,实现“跟跑”到“并跑”的跨越,加上中文场景与本土化适配等优势,越来越多国内AI艺术家、媒体人、高校师生在创作工作流上更广泛地使用国产大模型,不断拓展业界与学界的协作,在内容创作与技术应用之间寻找更深层次的协同。

赛训一体,新秀辈出

坚持“赛训一体”模式,持续推动“技术校园行”“技术媒体行”。一方面,开展系统化、有针对性的赛前培训,涉及AIGC、数据可视化、数字人等主题,仅线下就有两千余人次参加,培养了一批熟练掌握最新媒体工具的内容创作人才。通过培训,京津冀地区广电媒体使用新技术的能力显著提升,参赛作品水平大幅提升。另一方面,联合高校探索“赛题融合课程”模式,将大赛赛题有机融入课程设计。其间与西安外国语大学合作共创的课程《新媒体视觉设计》荣获陕西省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系列培训照片

“全国一盘棋”,跨区域媒体同频共振立足京津冀沃土,联动内蒙古、新疆的辽阔与多彩,放眼全国广电新媒体,设置“京津冀大视听”“全国广电新媒体”两大专项赛道,参赛范围覆盖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国广电新媒体联盟成员单位积极参赛,挖掘出一批广电媒体在新媒体平台实现话语体系转化的优秀范例。以赛为媒,积极创造京津冀各级媒体与区域外媒体合作交流的跨界新机遇,后续大赛将通过官网及多个新媒体平台进行线上展播,联合全国广电新媒体联盟成员单位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宣传推广,充分发挥主流媒体聚合力,织就一张覆盖全国的资源交织、传播共振、价值共生的协同创新网络。

全国广电新媒体专项赛道一等奖作品画面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