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网消息(CWW)近日,中移互联网有限公司(简称“中移互联网”)推出结合“量子密钥+抗量子密码算法+国密算法”的量子三重加密技术。该技术创新性地将抗量子算法与国密算法相结合,并应用在硬件载体——量子超级SIM卡上,推动国产加密技术从算法加密到“软硬件结合加密”的跨越式升级。中移互联网密码安全专家崔韩东提到此技术时表示:这是全国首个将量子密钥、抗量子密码算法及国密算法叠加应用的加密通信技术,该技术在提升数据加密强度、安全性能、兼容性、国产自主可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通信安全领域的技术发展创造了新的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该技术首次在超级SIM卡上内置国产自主研发并通过国家密码管理局商用密码检测中心评估认定的量子随机数芯片,具有超高安全性能。该项三重加密通信技术,基于量子技术构建本地硬件级真随机数引擎,对国密算法实现量子随机数熵源替代,可实现量子随机数的持续生成、获取和使用,进一步提升安全性和灵活性。
应用难、成本高、上线慢、普及困难是当前量子技术在大规模应用层普遍面临的问题,而“中移量子密讯”则是量子加密技术规模推广的一大利器。中移量子密讯是将量子三重加密技术与移动IM基座通信能力结合,以量子超级SIM卡作为量子密钥存储载体,量子密钥加密及运算交互通道;量子密码服务平台作为QKD量子密钥分发载体,量子IM通信平台作为通信基础的全流程量子安全解决方案。量子能力从此可以“即下即用”。
同时,为满足量子超级SIM卡的市场化需求,突破超级SIM卡量子密钥灌装的效率瓶颈,中移互联网还建成全国首个量子密钥批量灌装中心,实现量子密钥灌装全流程自动化、批量化生产。该中心采用自主创新的量子密钥分发(QKD)与灌装一体化技术,单日产能可达10万张,较传统灌装模式效率提升数十倍,推进量子安全技术进入规模化、工业化应用阶段。
目前,中移量子密讯已在安徽、福建、河南多省份落地应用,为警务、党政、司法等行业提供安全保障。记者还从中移互联网了解到,除上述技术突破外,中国移动目前正在从集团层面积极布局国产化量子技术能力及量子产业蓝图。中移研究院领导表示:“中国移动正聚焦突破通量一体创新技术,解决当前QKD网络建设成本高、运维成本高以及应用门槛高的‘三高问题’,加速QKD网络与通信网络‘双网融合’”。
未来,中移互联网也将继续深耕量子技术领域,聚焦扩大量子应用的规模,实现量子能力开放,并为国家数字安全建设贡献央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