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通讯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算力普惠 AI向实

责任编辑:包建羽 2025.07.28 08:53 来源:通信世界网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开展。中兴通讯将聚焦“算力普惠 AI向实”的核心主张,重点展示打造开放普惠的智算基座、推出具有情感温度的AI终端两大方向的技术突破,全面展现如让AI真正普惠千行百业、走进千家万户

image.png

大会同期,中兴通讯举办“人工智能创新生态论坛”,邀请顶尖专家学者,GPU厂家、模型厂家、运营商及行业伙伴,共享算力普惠新成果,共商产业引领新洞察。

大会主论坛上,上海仪电、中兴通讯、曦智科技、壁仞科技联合打造的“分布式OCS全光互连芯片及超节点应用创新方案”荣获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最高奖——SAIL奖(卓越人工智能引领者奖)。该方案打造了国内首个光互连光交换GPU超节点,构建超低延迟、超高带宽可扩展GPU算力网络,能够高效适配各类大模型算力需求,实现全栈自主可控,全力助推我国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的跨越式发展。

筑基算力底座 释放开放普惠动能

全球已经进入AI驱动的产业革命,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已然成为下一阶段驱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站在40周年新的起点,中兴通讯正充分把握AI在通信基础设施、算力基础设施、行业应用、AI端侧等四大维度带来的发展机遇,以智算为战略主航道,向着“成为网络连接和智能算力的领导者”的愿景目标坚定迈进。

image.png

在智算领域,中兴通讯带来全栈开放的智算解决方案,致力于解决产业智能化转型的三大关键挑战:首先,通过开放硬件基座兼容主流GPU,实现大模型在不同算力平台间的无感迁移,大幅降低企业AI部署门槛;开源Co-Sight智能体工厂,分钟级构建个性化应用。其次,中兴通讯自研芯片、AI服务器、超大规模集群、智算一体机等产品,以扎实的端到端创新能力,打造全栈国产化智算产品,筑牢自主创新根基。第三,依托上海产业落地聚合智算生态,打造上海智网生态圈,牵引上海企业联合创新,加速AI应用孵化。

image.png

中兴通讯CCN产品线Marketing冯建业以“把握变革机遇,共赢智算未来”为主题在大会官方AI魔盒直播间发表演讲,首次提出人工智能"五密"体系,并基于该体系介绍了中兴通讯全栈智算解决方案的亮点与进展。

创新AI终端 科技美好可感可及

在终端体验展区,中兴通讯展示了在全场景智慧生态中,AI技术如何使科技美好生活变得可感可及:

image.png

全新AI宠物Mochi首度公开亮相,作为情感陪伴机器人,除了互动合影外,能让观众们沉浸式感受Mochi带来的多重专属治愈力,部分观众现场参与Mochi领养计划,成为首批深度体验用户;AI游戏区则带来努比亚Neo 3 GT手机,具有全新AI游戏空间、AI翻译等强大功能外,其独有的游戏肩键可以使游戏操作如拿着手柄般流畅,更有二次元智能助手Demi,在游戏过程中实时智能语音播报、提供战术建议。

image.png

“大-中-小”屏全方位AI云电脑生态亮相——27英寸自由屏多模态感知系统支持语音唤醒、手势识别、人脸识别等交互方式;二合一云笔电实现Android/Windows系统秒级切换,云端畅玩3A游戏大作,办公娱乐随心选;云PAD以AI文档助手、AI消除、AI扩图、智能学习等AI功能,满足工作、学习、娱乐多元需求。

本届WAIC上,中兴终端事业部总裁倪飞在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论坛上发表了以《从GUI到LUI:AI多维自然交互新范式》为主题的演讲。在他看来,从按键到触控交互(图形用户界面,GUI)方式的演进,是功能机迈向智能手机的重要标志,而AI技术为语言用户界面交互(LUI)提供更多可能,推动人机交互进一步向图形用户界面交互(GUI)+语言用户界面交互(LUI)新范式跃迁。当前,AI大模型带来的语音、多模态、意图识别、自学习和情感化能力,正在深刻重塑终端行业,催生全新的智能终端。

沪联无界未来 共育AI生态雨林

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上海加速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image.png

根植上海产业优势,沪产AI终端品牌努比亚持续探索与上海本地AI产业链的技术合作。在“AI Together”理念的指引下,努比亚Flip 2展示了接入阶跃星辰多模态能力后,实现一键IP人物形象生成、一键IP主题壁纸生成两大趣味功能。同时,努比亚与阶跃星辰在推动AI惠民领域,为努比亚Z70 Ultra带来一键执行助理功能,支持查社保等日常生活任务,为用户生活提供更多实际便利。

在AI进阶及智算发展之路上,中兴通讯将继续与各方伙伴共商、共建、共享,助力实现开放、包容、普惠、共赢的AI智算美好图景,培育广泛协作、开放利他的AI生态雨林,助力推动人工智能真正成为普惠万物的新质生产力。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