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网消息(CWW)当AI教父司马贺的数字人与国内顶尖学者“隔空”对话,当灵活翻转的机械臂手术通过云端算力远程完成生产操作,当观众在展馆内用方言与智能客服流畅对话——这不是科幻电影的名场面,而是出现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现场的真实画面。
这场来自上海的AI盛宴,早已超越其他国际展会,成为观察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深层变革的最佳窗口。在全球AI竞争进入“深水区”的当下,WAIC 2025正释放出智慧的信号,勾勒出中国人工智能发展中的“另一面”。
空前盛况:全球AI智慧的汇集与释放
七月末的上海,成为全球人工智能“浓度”最高的地方。作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行业盛会之一,WAIC 2025吸引了来自全世界的目光。在为期三天的大会中,来自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余位嘉宾齐聚一堂,其中包括12位图灵奖、诺贝尔奖等顶奖得主,80余位中外院士和多个国际顶尖实验室代表,以“智能时代同球共济”为主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为全球人工智能的发展描绘新的蓝图。
在26日上午的开幕式上,诸多重磅消息接连发布。其中,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治理中心宣布正式启动成立,中心将聚焦能力建设,推动智力协同,面向世界各国提供丰富的国际公共产品,早日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全球治理体系和标准规范。同时,发布国际人工智能开源合作倡议、《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行动计划》,彰显了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领域的积极担当,也为全球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国内外重磅嘉宾的前沿观点,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注入了“源源动力”。人工智能之父、诺奖得主Geoffrey Hinton就提出,当前人类与AI的关系,恰似饲养一只可爱的小虎崽 —— 它长大后可能轻易超越人类。为了生存,要么摆脱它,要么找到永久保护自身的方法。同时,呼吁全球建立由各国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所与国内研究网络组成的国际社群,培养不会从人类手中夺权的 “好AI”。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首席科学家周伯文从技术、应用与治理三方面建言。他强调AI具有通用性、可复制性与开源特征,发展与安全同等重要,需推动 “内生安全” 研究。
从WAIC所释放出的信号来看,中国对人工智能产业的支持力度正在不断加大,成果斐然,但只有秉持开放合作、普惠共享、安全可控的理念,凝聚全球共识、携手应对挑战,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共同迈向更美好的智能新纪元。
画龙点睛:ICT行业为AI发展添砖加瓦
在此次WAIC 2025的展区中,三大运营商无疑是备受瞩目的焦点。三大运营商在兼顾传统业务的同时,全力面向科技型企业转型发展,积极布局人工智能,为AI的发展提供了独有经验。
在WAIC 2025期间召开的中国电信人工智能生态论坛上,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重磅宣布中国电信将准确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趋势,全面拥抱人工智能,推动企业战略由“云改数转”向“云改数转智惠”升级。同时,以此次战略升级为契机,深入打造第一科技“息壤”,加快天翼云作为国家云向智能云发展的步伐,提升体系化AI服务能力,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同时,还发布了智传网的信容律、同源律、集成律,算网一体服务,“见微”大模型安全能力,星辰AaaS体系(智能体即服务)和星辰TaaS体系(终端即服务)五大成果。
“站在人工智能演进的关键节点,中国移动将全面升级‘AI+’行动计划,持续深化AI‘供给者、汇聚者、运营者’定位。”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在出席“AI焕新 产业共赢”企业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论坛表示。中国移动也在WAIC 2025期间举行了中移九天人工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九天人工智能研究院)揭牌仪式。未来,中移九天人工智能将通过公司与研究院的“一门两牌”机制,致力于实现一流的AI核心技术原始创新和一流的AI创新成果转化,致力于成为国家人工智能整体布局的中坚力量,推动中国移动人工智能应用水平步入全球科技公司前列,全面赋能中国移动数智化转型发展。
中国联通则将目光聚焦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启动了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度行(上海站),将携手中国信通院等单位力争全年实现不少于100次供需对接,打造不少于50个标杆应用场景。同时,焕新发布中国联通工业智脑及“UniAI·智联申城”,发布工业智算云平台、工业语料平台等,绘就“AI+制造”的发展蓝图。中国联通董事长陈忠岳表示,中国联通着力推动人工智能在制造业的融合与应用,携手全球合作伙伴,积极助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除了三大运营商外,以华为、中兴为代表的ICT重要厂商也在WAIC 2025上展示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动态。以智元、宇树、天工等为代表的人形机器人厂商也带着多款机器人亮相,吸睛无数。无论是运营商还是设备商,都在全力为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提供关键支撑,成为推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AI+”产业发展画龙点睛。
回看WAIC:中国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独到见解
WAIC 2025的召开,如同一股强劲的东风,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着人工智能在技术、应用等多个层面实现新的突破,同时也彰显出中国在人工智能发展道路上的独到见解。
从技术创新方面来看,通过WAIC搭建了一个全球AI智慧碰撞的平台,让我国专家学者与国际前沿大咖,AI技术和成果“面对面”交流,极大地激发了国内的创新活力。就如图灵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所说,希望伟大的AI技术革命会造福全世界所有的国家。这种基于国际交流的创新思维,正在不断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向更高水平迈进。
在产业应用方面来看,WAIC成为人工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催化剂”。通过直观的展览展示,让更多传统企业看到了人工智能带来的变革潜力,让人工智能从实验室快速走向产业一线,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
此外,我国在人工智能的可持续发展方面也有着深刻的思考。同济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庆华表示,治理和发展是一体两翼,一方面,要大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赋能新质生产力;另一方面,要坚持人工智能科技向善、造福人类,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这种将人工智能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结合的理念,展现了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中的责任与担当。
回看WAIC 2025,不仅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蓬勃发展态势,更让人们清晰地认识到中国在人工智能发展道路上的独特思考和实践,展现出我国在人工智能发展释放的“另一面”信号。随着这些理念和实践的不断深化,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必将在全球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为全球人工智能的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