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发展影响分析

作者:池程​ 张钰雯等 责任编辑:吕萌 2020.03.13 13:06 来源:中国信通院CAICT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2月21日,中央政治局在研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会议中强调“加大试剂、药品、疫苗研发支持力度,推动生物医药、医疗设备、5G网络、工业互联网等加快发展”。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在研究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社会运行重点工作时指出“要加快5G、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支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并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受到中央政治局高度重视。疫情赋予新型基础设施更加重大使命,当前需要全局考虑、统筹设计,协同推进新型基础设施核心技术研究与建设部署运行。

一、新型基础设施助力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

5G应用场景加速落地。“5G+高清视频”助力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远程会诊,实现异地医护资源高效协调利用。2月25日,中国联通有效支撑了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武汉雷神山医院、武汉协和医院等三地五院专家团的新冠肺炎重症病例远程肺部CT筛查视频会诊。“5G+机器人”助力医院无接触配送,有效减少人力服务需求。2月20日,中国电信四川公司5G+机器人送餐在成都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正式投用,有效缓解了服务人员紧缺的现象。“5G+热成像测温系统”助力交通枢纽体温监测筛查,有效解决了复工复产期的高人流密度体温筛查需求。杭州移动在杭州东站、萧山国际机场等部署了5G智能测温系统,有效提高通行效率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AI应用领域范围拓宽。图像识别、深度学习等技术助力CT影像诊断、疫苗研发效率提升,医疗行业成为人工智能应用新赛场。阿里集团AI诊断系统在20秒内以96%的准确率对疑似案例CT影像判定,大幅提升诊断效率。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赋予硬件设备智慧,服务业为人工智能带来新发展。例如中国移动湖北公司上线智能语音机器人,助力疫情信息通知和排查工作,两天内完成10万户,工作效率比人工效率提高数百倍。机器视觉、智能优化等技术助力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制造业为人工智能带来新机遇。江苏精研科技采用百度智能质检技术,利用十台表面视觉缺陷检测设备实现自动化检测,有效解决疫情防控期人员不足的难题。

工业互联网发挥实效。工业互联网充分发挥信息共享、资源汇聚等优势,快速完成医疗物资供需对接保障应急物资供应。海尔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上线企业复工增产服务,截止2月28日已成功赋能全国超过800家企业实现有序复工复产、稳产增产。工业互联网积极创新金融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渠道解决疫情下资金紧张问题。树根互联搭建产业链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在线融资撮合对接服务,降低融资门槛助力中小企业渡过难关。

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新型基础设施发展

疫情危机赋予新型基础设施更加重要使命。战略性、网络型新型基础设施发展将成为新一轮基建投资重要方向,有助于优化经济结构对冲经济增长下行风险。短期看,新冠肺炎疫情将对宏观经济有较大冲击。根据2月2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采购经理指数PMI运行情况,2月制造业PMI为35.7%相比1月的50%下降了14.3%,2月非制造业为29.6%相比1月的54.1%下降了24.5%。长期看,新冠肺炎疫情将对经济结构有较大影响。根据国际研究机构IDC研究,2003年中国第三产业总量为0.58亿,到2019年已经达到7.5亿美元,增长近12倍。因此尽管2003年非典、2019年新冠肺炎对宏观经济影响都主要体现在第三产业,但是明显新冠肺炎的影响将大幅增加。

疫情危机呼唤新型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增强。疫情危机极大拓宽了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实体经济的应用场景,深刻改变了消费、生产等经济社会运行模式。疫情过后将激发更多的创新应用模式,推动更多生产要素流向数字世界,这对新型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由于网络流量增加太快,阿里钉钉不得不进行短暂限流,截至目前已紧急扩容10万台服务器,以保障业务稳定运行。

疫情危机挑战新型基础设施供应稳定程度。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国内疫情防控影响等情况加大了新型基础设施所涉及的供应链断货风险。例如《华尔街日报》2月17日消息,美国政府正考虑调整“外国直接产品规则”以阻止全球最大合约芯片制造商台积电向我国华为公司供应芯片。新型基础设施由于涉及多项高新技术,供应链中大量中小企业参与,而疫情下中小企业资金压力大幅提升,进一步增加供应链断货风险。根据清华北大联合发起的针对近千家中小企业的调研数据显示,34%的企业账上资金余额只能维持一个月,85.01%的企业最多能维持三个月。

三、对疫情后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的建议

新冠疫情短期内对经济发展带来一定冲击,但总体来看不会改变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发展趋势。应充分发挥新型基础设施的引擎作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强新型基础设施顶层设计。新型基础设施具有长期性、系统性和全局性的特点,需要统筹规划。确定新型基础设施内涵,贯彻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为新基础设施的政策理念;建立协调推动机制做好统筹协调,提高跨行业、跨部门之间合作力度,共同制定新型基础设施推进路线图,避免出现盲目建设;加大相关领域投资力度,促进应用场景落地。

二是积极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关键技术。精准定位新型基础设施卡脖子问题,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核心关键技术研究。制定新型基础设施关键技术攻关目录,加强重大创新领域战略研判和前瞻部署;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加快组织推进5G模组、智能芯片、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等新型基础设施核心技术攻关,形成一批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软硬件产品。

三是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运行。积极推进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制定5G网络建设计划,提高5G网络覆盖范围,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在硬件终端的集成应用,加快部署支撑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基础资源,聚焦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加快推动工业互联网建设部署。围绕网络基础设施、应用基础设施、基础资源管理服务等领域打造有力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国之重器。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