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通信世界 >> 总第442期 >> 技术方案 >> 正文
 
GPON进入规模部署期 爱立信推进全业务宽带转型
http://www.cww.net.cn   2009年11月23日 11:08    通信世界周刊    
作 者:赵经纬

    2009年,GPON在全球范围内进入规模部署期,产业链各个环节空前壮大。在中国,随着3G和FTTx网络建设的高速发展,三个运营商都开始了GPON的规模试商用。爱立信借助其领先的GPON产品及解决方案,积极协助中国运营商网络转型,助力FTTx及全业务宽带网络的建设。

    GPON产业进入飞速发展期

    爱立信(中国)宽带接入产品线经理谢亚辉介绍,2008到2009年是GPON在全球范围内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时期。GPON产业链上各个环节,包括芯片商、设备商、运营商等都有非常大的飞跃。GPON芯片阵营的扩张和芯片规模化商用,GPONOLT/ONU厂家、产品系列、产品质量都有长足发展,越来越多的运营商选择GPON并规模商用部署,甚至包括日韩在内的一些传统EPON运营商也开始转向GPON。在中国,三大运营商都于2009年初开始了GPON的规模试商用,各个省份的GPON建设开展得如火如荼。中国移动“优选GPON”的发展战略更是为GPON在中国乃至全球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可以预期,FTTx和GPON网络建设在明年将会迎来更加高速的发展。

    相比过去,GPON在2009年还有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国内的运营商都开始积极地参与整个GPON的标准制定,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都是GPON标准化组织的成员。谢亚辉认为,中国运营商的加入,把中国的需求提到GPON的标准当中,对GPON未来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爱立信在GPON标准化的制定中,也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很多标准化组织当中都担任了重要职务,主持撰写了大量的文献和测试规范。爱立信一直致力于整个GPON产业链的健康全面发展,坚持GPON的良好互通性和开放性,与其他厂家一道共同推动整个GPON的快速发展。

    2009年,爱立信在全球的GPON部署也进入规模加速通道,包括at&t,Telefonica,SingTel等在内的多个运营商都采用爱立信的GPON产品和解决方案进行全业务宽带网络的规模建设。爱立信GPON自2007年进入中国市场,经过两年的发展,已经和三大运营商广泛合作,在多个省份开展了GPON的规模部署,成为助力中国运营商全业务宽带网络建设的一支生力军。

    向全业务宽带转型

    不同的网络基础造成三大运营商的发展FTTx宽带接入的思路会有所区别,其在运维模式、网络规划上也有所不同。比如电信和联通拥有大量的铜缆基础设施,因此在新建区域考虑光纤到户/到楼的同时,也面临升级已有铜线DSL接入的需求。而中国移动由于没有对现有固定接入网络进行大量改造的需求,因此可以更快更高效地开展光纤到户等应用。虽然建网模式会有所区别,但是各大运营商在宽带接入网向FTTx演进,实现网络扁平化、大容量少局所的趋势是一致的,提供更高带宽支持更多应用、向全业务宽带转型是运营商面临的共同课题。

    从2006年开始爱立信进行了包括Marconi,Entrisphere、Redback等公司在内的一系列收购,全面进入固网领域,进一步完善了其端到端的全业务解决方案,而GPON正是全业务宽带网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谢亚辉告诉记者,爱立信提出的全业务宽带以及网络转型战略正是为了顺应运营商的网络转型趋势,不仅要从移动的角度考察用户的消费习惯和运维的模式,也需要从固网的角度以及固网移动融合的角度(包括如何部署未来高宽带业务),来全面考虑网络和业务的发展。全业务宽带网络转型对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都是有一个极大的挑战,整体的理念都要发生变化,那就是怎样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如何有效节省成本并增加业务收入。在全业务环境下,如何对业务打包来争取用户的认同度和满意度、怎样规模地利用产业链的优势来规模地降低成本、怎样更快更好地推出新型的业务满足用户的需要,这些都是摆在大家面前的共同课题。作为全球宽带接入市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一直是爱立信最重视的市场之一。除了位于美国硅谷的研发中心,爱立信在北京也设立了研发中心,专门进行GPON的研发,以更加快捷地针对中国市场的一些需求来进行定制开发,更好地满足中国用户的需求。爱立信着力为中国运营商量身打造全业务宽带端到端的解决方案,结合爱立信在宽带以及移动方面的诸多优势以及对客户需求的全面理解,为运营商提供包括网络设计、规划、部署、运维等全方位的服务,帮助运营商更好更快地实现向全业务宽带的转型。

    下一代PON先行军

    任何一个技术都有向前演进的内在要求。作为标准化组织的重要一员,爱立信一直致力于推动下一代PON的演进,包括10GPON、WDMPON等,促进整个产业链的成熟。除了积极参与标准的制定,爱立信也率先推出了10GGPON的样机。2008年9月,爱立信就第一次展出了10G GPON样机,并于2008年底在杭州光网络会议上向中国运营商展示了10G GPON样机。

    另一方面,一种技术能不能得到规模应用,归根结底要看它能否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谢亚辉告诉记者,从长期来讲,不断丰富的应用会对带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比如100Mbit/s,1000Mbit/s甚至更高带宽到户/到桌面,这是宽带发展永恒的主题和趋势。但是从现阶段国内网络的部署以及用户对带宽的需求来看,GPON2.5Gbit/s的带宽已经满足运营商现阶段以及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发展需求,能够实现语音、数据、多媒体、高清晰IPTV等多种应用。谢亚辉认为,不论10GEPON还是10GGPON,整个产业链从芯片的量产到系统的成熟,不同厂家的互通、试商用,再到技术的规模部署,都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第一是市场的接受程度,也就是到底市场有没有这个需求;第二点是整个产业链的规模,大家参与的程度。爱立信希望同产业链各个环节厂商一起,共同推进下一代PON的快速发展完善,随着高带宽用户业务需求不断丰富,让下一代PON能够更早地给用户提供更好的宽带体验。

编 辑:高娟
关键字搜索:爱立信  GPON  全业务  
相关新闻
每日新闻排行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