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新闻 >> 制造 >> 正文
 
爱立信消费者研究室发布中国移动宽带用户行为报告
http://www.cww.net.cn   2011年12月21日 13:03    通信世界网    

中国的移动宽带业务尚处发展初期,早期使用者多为一、二线城市年轻人;终端设备决定了移动宽带的用户体验;网速、网络稳定性和资费是影响移动宽带用户满意度的关键因素。

中国的移动宽带市场起步虽晚但迅速腾飞,消费者究竟如何认识移动宽带这一全面释放移动互联网潜力的新鲜事物?移动宽带在中国的普及瓶颈何在,又有何对策?近日,爱立信消费者研究室发布了《2011移动宽带用户使用行为研究报告》。报告指出,中国尚处于3G发展的早期阶段,当前中国的移动宽带使用者主要将移动宽带作为固网宽带的补充,并倾向于使用同一个运营商或服务提供商提供的移动/固网综合套餐;而移动宽带在智能手机[2]上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服务和整体费用。

爱立信消费者研究室的此项调查于2011年7至8月间展开,涵盖中国四个一线城市和14个二线城市,共采访超过2,200名互联网用户,其中包括1,300多名移动宽带用户。调查涉及消费者对移动宽带的态度和认知、使用行为方式、使用的驱动力和障碍,深入研究了各类终端设备在移动宽带市场上扮演的角色,并特别关注了新兴移动终端设备——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对用户的使用行为和网络选择的影响。

爱立信中国及东北亚区总裁马志鸿(Mats H Olsson)表示:“爱立信是移动宽带技术和市场毋庸置疑的全球领导者,而在中国,移动宽带方兴未艾,未来无可限量。我非常高兴看到这份报告将目光聚焦中国市场,通过提供专业的市场洞察和具体建议,更好地服务中国的运营商和广大消费者。”

移动宽带市场现状和对移动宽带的认知

在西方发达国家,移动宽带业务被引入市场已经有一段时间,用户对该业务有了一定的认知和使用,因此,产品的使用者既包含早期采用者也有大众用户。而在中国,移动宽带业务正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主要集中在一、二级城市,现有用户以早期采用者为主(如下图)。这些早期用户的主要特征为:有较强的移动性,勇于尝试新鲜事物;教育程度较高;一般是年轻人,交际广泛并且信息灵通,愿意收集有关新产品的各种信息。

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成为移动宽带的重要终端

研究发现,除笔记本电脑和上网本外,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已成为移动宽带的重要终端。不同的终端产品能满足用户不同的需求:笔记本电脑得益于其数据处理性能和大容量存储,多用于固定地点进行有计划的、连续性的互联网活动;智能手机则因其便携性能满足用户快速入网的需求,多用于碎片化的、不连续的或使用即时性强的业务;而平板电脑相比智能手机改善了互联网体验,同时提升了便携性与电池续航能力,多用于有计划的移动性的使用(如下图)。

除了在以上终端上使用移动宽带,受访者也希望能够在更多的终端上实现网络连接。电视(22%)、数码相机(19%)和MP4(18%)位列消费者最希望实现联网的终端设备前三名。而对于便携式移动终端而言,消费者更希望通过移动宽带实现上网。

移动宽带的使用场景

移动宽带数据卡的使用场合受终端形式的影响较大。研究得知,智能手机成为在户外接入互联网的最佳终端,笔记本电脑的移动性在降低,其重量太重导致用户不太愿意在室外使用。而新兴的平板电脑得益于其优良的便携性,丰富了用户使用移动宽带的场景,并增加了移动宽带流量的消费。

[1]  [2]  
编 辑:张翀    联系电话:010-67110006-884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139说客 分享到校内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QQ书签       收藏   打印  论坛   推荐给朋友
关键字搜索:爱立信  研究室  报告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相关新闻
即时新闻
通信技术
最新方案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