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要闻列表 >> 正文
 
前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谈——华为中兴被美国封杀的背后
http://www.cww.net.cn   2012年10月21日 12:47    

10月8日,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发布报告称,经过近一年的调查,中国两家公司华为中兴被认为可能威胁美国国家通信安全。而据最新消息,第二轮调查也即将开始。两家企业近日来一直在与此不公正“封杀”做各种各样的交涉,各类媒体上的相关报道亦是铺天盖地。针对此次“封杀”事件的背后真相,我报记者专门采访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前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先生。

深度探究,谁是“封杀”背后的始作俑者?

魏建国坦言,当看到美国认为华为和中兴通讯可能威胁国家通信安全的时候,是比较诧异的。而看到报告中呼吁封杀华为中兴的理由,就更觉得荒谬至极。这一“威胁论”的表述本身就是含糊其辞、站不住脚的。而种种没有依据的臆测在如此正式的报告中出现,多少显得有些唐突和不负责任,诸如:因为华为公司设有党委,就怀疑公司受中共领导,为中共办事;因为华为CEO曾在军队服役,就臆断华为存在深厚的军方背景……这些都属于贸易保护主义严重膨胀导致的“有罪推定”,且不说推定的前提是多么的荒谬和无知,所有中国企业都受中国共产党领导这是一个基本常识。那么试问:在美国的跨国公司和大企业中,是否就完全没有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党员呢?管理层中,有过服兵役经历的精英人士就更是不胜枚举!

而在报告中随后提出的五点“糟糕透顶”。这五点建议的打击目标显然不仅仅是针对华为中兴的,而是针对一大批中国企业的。实际上华为中兴等企业在美国发展的路途似乎一直都是不那么顺畅的,屡屡遭到美方质疑。华为收购3Com (2008年)和3Leaf (2011年)的计划先后被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否决,此次申请美国方面进行调查,是华为主动提出的,并对美方做出了最大努力的配合。早在去年11月,美国众议院委员会关于中国电信企业的间谍问题和安全威胁调查就已经开始了,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时至今日仍旧甚嚣尘上。据悉,由于收到新一轮的“投诉”,情报委员会将开始对华为中兴两公司的第二轮调查。

“自由贸易精神在美方的种种表现上,越来越像是一个幌子,贸易保护主义显然已经占了上风;而要说真正的‘威胁’是什么?我想那是因为华为和中兴在创新能力上已经超越了美国的一些企业,这才是真正让他们感觉如坐针毡的焦点所在”。就这个问题,魏建国为我们举了一个亲身经历的绝佳案例。2003年的时候,美国通信巨头思科集团( CiscoSys-tems)就曾经指控华为盗用其商业机密,从第三方获得有争议的源代码,侵犯了他们的路由器生产专利。这一事件的协调解决则也是由时任商务部副部长的魏建国参与的。谈及最终思科败北撤诉原因,他认为是由于思科太看重自己的技术,没想到华为的自主创新能力会那么快超越自己。虽然第三方调查团作出包括思科撤诉,双方维持原市场份额及平分诉讼费用等三条最终裁决,但思科的败局已是毋庸多言。他说:“如果说十年前思科挑衅中国企业是从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人手,那么十年之后,想报一箭之仇,思科的切入点已经上升到了国家安全的高度。因为华为的崛起是无法招架的,只有用这一招才会奏效。”华为收入规模今年上半年达162亿美元,在通信企业中排名全球第一,中兴也稳居第五。在2008年全球公司申请专利数量排行上,华为首次问鼎(1737项)。而在去年,中兴的专利申请数拔得头筹(2826项),华为也排名第三(1831项)。他们在发展速度上远远超过了思科。成就的背后是创新能力的提高,研发队伍的实力是世界顶级的,实力超过思科只是时间的事情。

当记者问及思科集团的背景时,魏秘书长则为我们解读了更深一层的含义。实际上在美国国会议员中有73位在华为的美国最直接竞争对手——思科集团中拥有投资。对华为和中兴的封杀,显然是一种利益图谋。今年4月思科集团总裁钱伯斯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就已经锁定华为是它的第一大竞争对手,而对竞争对手“设局”似乎更早。早在去年,思科便游说国会,组成了情报委员会试图来抓华为的“小辫子”,虽然调查并没有什么显著的结果,但是常言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国家安全威胁论很容易便从议员的投资利益中派生出来了。

[1]  [2]  
来源:通信世界网   编 辑:刘佳    联系电话: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139说客 分享到校内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QQ书签       收藏   打印  论坛   推荐给朋友
关键字搜索:通讯  科技  
猜你还喜欢的内容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相关新闻
即时新闻
通信技术
最新方案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