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世界 >> 产业新闻 >> 正文
3G商用进入倒计时 TD终端企业面临挑战
2007年7月4日 15:01    赛迪网    评论()    阅读:
作 者:中国电子报 连晓东  

    随着我国TD-SCDMA网络建设的进一步实施,TD-SCDMA终端的商用化脚步越来越近。

    “对于3G,产业界谈了8年,本人也做了8年,到现在真正要启动3G时,却突然又茫然起来,不知道该怎么做才是真正正确的切入。”6月26日,前来信息产业部汇报工作的中兴通讯手机事业部TD-SCDMA产品线总经理罗忠生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罗忠生博士原在中兴通讯战略规划部门任职,8年前中兴成立TD-SCDMA项目时,被派负责TD-SCDMA手机终端业务。现正值“八年抗战”的最紧要关头。罗忠生的这种心态,当下普遍存在于从事TD-SCDMA终端的人身上。

    终端企业面临产品定位挑战

    “手机终端很容易成为通信产业链中的焦点,一方面系统网络的稳定性、功能性都会在手机上体现出来,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有吸引力的手机终端吸引消费者认识网络优势。但同时手机终端企业又不是完全掌握主导性的环节,终端企业向上受制于芯片成熟度,向下又得考虑消费者的需求,而TD-SCDMA手机又很可能是我国第一种3G手机,在全球也没有可拷贝的经验,对终端企业而言不确定性很多。”水清木华高级电信分析师沈子信向记者表示。

    “这种茫然我想WCDMA在国外启动时也有过,毕竟现在面临真正的产品决策,直接决定了将来的销量。”罗忠生表示。这一问题其实是涉及TD-SCDMA定位的老问题。

    按照既定计划,到今年10月底,全国10个城市的TD-SCDMA网络将以当地GSM网络95%覆盖率的标准完成建设,届时中国移动要确定首批进入网络的TD-SCDMA终端。TD联盟计划中则在9月份正式开始TD终端的商用测试,中国移动日前已经向终端企业发出了招标书。

    “招标书上中国移动对TD-SCDMA终端的要求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支持HSDPA和自动双模,中国移动对TD手机的定位是高端手机。”一位正试图加入TD-SCDMA终端阵营的企业代表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中国移动对TD终端要求比较严格,要求上HSPA等功能,这对TD芯片企业和终端企业而言都是一个大挑战。”In-Stat电信分析师李敏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

    既要挖掘全新的需求市场,又要面临新业务带来的研发难度,同时还是一张全新的网络,TD-SCDMA手机企业在这短暂的几个月中究竟该如何准备,才能保证10月的收获?

    稳定性是当前重点

    “最重要的是稳定性和成熟性,现在我们对所定义的每一款产品的首要调试任务便是稳定性。”在接受记者采访的三星、中兴、海信、波导等手机企业和其他TD相关企业中,几乎每一家都提到了TD终端的稳定性。有的表示“现在几十款手机中,真正可用的只有十数款,成熟度完成了八成,还有两成还要做”;有的表示“产业界要十分现实地看待终端的稳定性,不稳定做得再花里胡哨是没用的,就像盖楼,基础要打好”;更多的则表示目前正在全力以赴进行稳定性调试。

    TD-SCDMA手机作为3G终端,要求支撑多种业务,这使各业务之间的耦合度大大提高,研发难度远远大于以通话为主的2G。《中国电子报》记者了解到,研发一款GSM手机最终建立的故障库仅有几百个故障,但当年研发第一款WCDMA手机时却要解决6000多个,据悉TD-SCDMA现在已经有4000多个故障规模的故障库,无论是研发难度还是测试难度都很大。

    “稳定性问题的解决直接取决于企业的研发实力,除不断的研发投入外,几乎没有其他的捷径可走。”李敏向记者表示。正因如此,诺基亚、MOTO等在手机研发上有很多技术积累的企业加入TD阵营会对TD终端带来更大的改观,目前而言,三星、中兴等已经拥有其他制式3G手机开发经验的企业推出的TD手机表现相对优秀。

    此外,李敏还表示TD-SCDMA终端芯片的稳定性还不够,“芯片的核心还不稳定,在语音、短信等基本的服务上,很难达到GSM的稳定性”。前不久,In-Stat曾在北京TD测试区对两款TD终端进行测试,一款是一家国外厂商的GSM/TD-SCDMA双模手机,另一款是国内厂商的TD-SCDMA单模手机。李敏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终端芯片厂商还需要有所取舍,逐步解决稳定性问题。”

[1]  [2]  [3]  编 辑:火王
[相关新闻]
关键字搜索:3G商用  TD  终端  中兴  海信  
  [ 发 表 评 论 ]     用户昵称:   会员注册
 
 
  最 新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