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MEC发展 需产业链共同推进商用进程

作者:程琳琳 责任编辑:耿鹏飞 2017.10.11 07:53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MEC(移动边缘计算)是面向5G网络架构重要的服务能力之一,可以改变传统无线通信系统中网络与业务分离的状态,将业务平台下沉到更加贴近用户的网络边缘,从而进一步提高网络效率、增强服务能力、提升用户体验,同时也为移动边缘入口的服务创新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在近日举办的2017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来自政府和运营商的领导和专家对MEC的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三大运营商均有MEC示范项目落地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副司长陈立东表示,我国高度重视MEC产业的发展,依托新一代宽带无限移动通信网、重大专项等国家科研项目,支持MEC等新型网络架构的研究和应用。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也已经针对5G边缘计算架构以及系统等启动相关的研究工作。三大运营商也积极开展MEC的相关技术研究和应用的探索。

2016年中国移动在现有的4G网络中采用MEC技术,使手机端用户可以几乎同步体验F1赛事的直播;在MWCS2017上,中国联通联合诺基亚、英特尔等实现了面向5G网络智能场馆的解决方案;中国电信联手华为构建智能工厂场景,实现网络的本地管理和本地运营。

中国联通网络建设部副总经理马红兵表示,中国联通联合诺基亚、英特尔等企业基于Edge Cloud实现的面向5G网络智能场馆解决方案,实现了低时延高速数据传输。通过这技术实现了信息的播出到用户接受的试验约0.5秒,而传统的4G网络传输大概需要30秒。

关于MEC可以降低现网传输时延的技术优势,中国移动研究院无线所总工刘光毅解释道,MEC可以实现网络边缘提供计算的能力,可以把AR/VR需要进行的处理(如视频渲染功能)移到云端,从而缓解AR/VR设备本身对处理能力和功耗的要求。

另外刘光毅补充道,垂直行业对网络的要求非常高,除时延外还有数据的安全、数据的保密等一系列问题,而这些问题采用传统的网络传输处理方式很难解决。如果网络能够具备数据本地缓存、数据本地安全防护、本地路由等能力,那么在工业互联网各个控制节点之间互联互通时就可以得到快速的响应,有利于5G网络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应用。

汇总MEC的应用特征,中国电信技术创新中心无线网络总监谢伟良表示,从业务应用的区域性特征来看,MEC技术具有业务应用本地化的技术特征;从用户数据的走向和路由的方式来看,MEC技术可以使用户面下沉,保证业务路由的灵活性从而提升网络传输效率;从数据信息传输来看,网络信息感知分析与开放将在提升数据业务的深度融合和快发新型业务应用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从MEC技术平台的实现来看,MEC技术基于IT通用平台来实现,这样可以保证灵活和快速的业务应用部署。

产业链齐努力推动MEC尽早商用

MEC作为新兴技术不仅是网络边缘虚拟化的技术平台,还涉及整体网络架构第三方应用部署、移动网络能力开放、管理和编排等多个方面,同时对运营模式等也将带来挑战。陈立东副司长就MEC的标准、应用和产业推进等方面提了几点建议。一是加快技术和产品研发进度,通过国家专项、产业资金和社会资本等多渠道投资加大支持和引导,着力促进技术研发、设备生产网络应用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不断推进MEC技术的发展和设备的成熟。二是加大应用示范的推进力度,目前MEC技术研究已经取得了系列的成果,应用推广也已逐步的开展希望产业界以典型应用为切入点,以示范应用来带动整个技术的成熟和产业化的发展。三是建立完善标准体系,国内外产业界相关企业和研究单位需加强沟通、交流,深化合作、凝聚共识、统筹标准、研发应用等方面,实现产业发与标准化的有效衔接。

另外,在具体的技术实现方面,刘光毅建议,为扫清MEC从概念到商用路上所有的障碍,产业链还需要在以下3方面不断努力:一是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完善;二是业务的优化,针对业务内容、形态和服务进行进一步的传输优化,从产业的角度来说,还需要推动产品走向成熟;三是构建和谐生态,通过合作方式和商业模式的探索实现多赢,从而推动MEC走向应用。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