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2018云栖大会·南京峰会上,阿里云副总裁李津表示:“中国只有两种云,一种是拿来主义的云,一种是自主可控的飞天云。”而就在最近,因为中兴事件持续发酵,我们又再度的将自主可控自主研发放到了嘴边。
很多媒体或是个人都在无休止的讨论我国当前发展中的一些短板的时候,阿里的一些举动以及阿里云副总裁李津的这一句话,让人们忽略了阿里这一家一直不断坚持自主研发的企业。
众所周知,马云曾经决定创立阿里云之时是饱受质疑的。笔者在之前采访阿里云总裁胡晓明之时,胡晓明就表示,阿里云在创立之后再阿里集团内部都是备受质疑的,其他事业部想的都是将阿里云的人才挖走。
一边备受质疑,一边不断坚持自主研发,在今天,我们突然发现阿里云已经走出了一条“康庄大道”了。
回顾以往,李津在现场做主题演讲之时,展示阿里巴巴的研发之路,从09年自主研发云操作系统——飞天到17年自主研发AI芯片——NPU,阿里在自主研发的道路上从未停下下过脚步。而正是因为阿里在这条路上从未停下过脚步,让很多人相信这条路也是可以通向“罗马”的,同时也正是李津为何敢发出中国只有拿来主义的云和自主研发的飞天云。对此李津对笔者表示,世界上也只有这两种云。
而对于自主研发来说,笔者向李津提问道,阿里云是不是正在帮助其他企业打破天花板,去创造一片天空?李津表示,我们其实打破的想要束缚住我们的天花板,去创造一片天空让其他企业在这片天空中实现自我。
李津表示,开源在给了我们低门槛的同时,也给了我们一个低的天花板,而对于自主研发来说,虽然踏入了一个高的门槛,但得到的确实一个天空。
“如果今天中国的算法都是基于OpenStack做的,那将是是中国算法公司的悲剧,如果中国的算法全部是基于Openstack平台在做,我们将受制于人,开源是最贵的免费。中国的技术团队必须清楚地认识开源的价值,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开源背后的那一面。”李津说道。
但是对于开源,李津表示,并非将所有的开源都枪毙了。在李津看来,开源有几个阶段:一是拿来主义阶段,二是对于开源可以反哺,三是能够对于开源提出自己的看法,第四能将自己的东西实现开源。
李津表示,在不同的产业里,和在不同的应用上,对开源依赖和对将来未来要走多深是有差别的。我们的不能过度的依赖开源,将全部身家全都放在开源之上。除了会让我们失去创新能力之外,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也是相当危险的。
因此阿里选择了一条不同的路,不断前行的同时也在不断坚持自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