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探路人工智能 用ET大脑搭建城市智能中枢

作者:王德清 责任编辑:甄清岚 2018.05.14 07:38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2017年10月,在2017杭州·云栖大会上,马云宣布阿里巴巴将成立“达摩院”,探索人类未来网络科技。随后,阿里云ET城市大脑1.0版本正式发布。而在1个月之后科技部在京召开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暨重大科技项目启动会上,阿里云ET城市大脑就成功入选了首批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 

产业AI化  面向众多场景推出ET大脑

ET城市大脑在其1.0版本发布的同时,也交出了一份周年答卷:接管杭州128个信号灯路口,试点区域通行时间减少15.3%,高架道路出行时间节省4.6分钟。在主城区,城市大脑日均事件报警500次以上,准确率达92%;在萧山,120救护车到达现场时间缩短一半左右。

作为目前全球最大规模的人工智能公共系统,ET城市大脑现已经可以对整个城市进行全局实时分析,自动调配公共资源,修正城市运行中的Bug,成为未来城市的基础设施。

阿里云科学家闵万里表示,城市大脑搭建的是整个城市的人工智能中枢,而非建设城市的手或脚。当前,中国很多城市都已经搭建了强大的基础设施系统,现在需要做的是对整个城市进行实时、全面、全量的感知,并且调动手和脚做出行动,为城市赋予新的面貌。

在2017年12月召开的云栖大会·北京峰会上,阿里云总裁胡晓明提出了“AI for Industries”(产业AI)的理念。在其看来,在去除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泡沫之后,下一站将是“产业AI”。目前,阿里巴巴已经在除城市之外的工业、零售、金融、汽车、家庭等多个场景推出ET大脑等“产业AI”方案。

胡晓明表示:“回顾以往,每一次产业革命都是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从而引发经济和社会变革,AI同样也不例外。未来AI要深入各行各业,解决生活、生产和社会环境中遇到的棘手问题,这样才能引领真正的产业革命。”

全面进军物联网  AI成为重要基石

2018年3月28日,胡晓明在2018云栖大会·深圳峰会上宣布,阿里巴巴将全面进军物联网领域。胡晓明认为,全面进军物联网领域,需要AI、云计算、IoT三架马车并驾齐驱。云计算是物联网体系的心脏、IoT是神经网络,而AI则是大脑。

对于阿里来说,其AI能力就是ET大脑,在通过IoT连接手和脚之后,ET大脑获取数据,从而对场景进行实时分析。ET大脑已经有很多成功案例:通过ET工业大脑,全球最大的光伏切片企业协鑫光伏良品率提升超过1%,每年带来经济效益超过亿元;中国最大的轮胎生产企业中策橡胶,使用ET工业大脑将良品率最高提升了5%。

在航空领域,以首个落地首都机场的ET航空大脑为例,其可以在50秒内刷新首都机场1700架次航班的停机位安排,廊桥停机位利用率提高10%,相当于每天有2万名旅客不用再乘坐摆渡车。

ET金融大脑可辅助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实现对贷款、征信、保险等业务的智能决策与风控监管。在南京银行,ET金融大脑使得54%的贷款申请者可免去人脸核验和视频核身,减少重复验证打扰。

在家庭场景,天猫精灵作为阿里推出的第一款消费级AI产品,创造了“双11”100万台的销售记录,上市半年多销量又突破了200万台。在智能驾驶领域,阿里研发的AliOS智联网操作系统的活跃装车量突破了40万台,这一数字已经超过特斯拉。2018年1月AliOS将会进行全球最大的汽车系统OTA升级,让人与城市在线成为可能。

除了大的应用场景,阿里也将AI能力与很多细分应用相结合。就在2017年的“双11”,阿里将其人工智能渗透到各个环节,如机器智能推荐系统、客服机器人“阿里小蜜”、AI设计师“鲁班”和机房运维机器人“天巡”,它们与人类一起完成各项任务,实现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机协同”。

胡晓明表示:“过去第三产业依靠互联网发展了起来,人工智能是比互联网更大的技术红利,它也要深入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中,去定义和解决中国经济最根本的问题。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的产业AI比国外有更大的空间。”

来源:《通信世界》杂志2018年第13期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