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后流量时代,移动短信业务的转机
工信部《2018年上半年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移动短信业务量和收入持续增长。服务登录和身份认证等服务的普及,使企业短信业务量今年以来保持大幅提升的态势,上半年,全国移动短信业务量同比增长8.8%;移动短信业务收入完成195亿元,同比增长5.7%;移动彩信业务量同比下降11.9%。
从我国在1992年收到首条手机短信到上世纪末时,这一技术已大受欢迎。但自2014年开始,随着移动互联网、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的扩张,移动短信业务持续下滑。如今,这项多年不被看好的业务,迎来了增长,是昙花一现还是旷日持久?需进一步探讨。
企业短信是短信业务收入增长的关键
移动短信收入包括两部分,企业短信和点对点短信。企业短信,是运营商专门为集团客户推出的具有用户信息管理、信息发送、资料查询等功能的信息类业务;点对点短信,是用户通过手机或其他电信终端直接发送或接收的文字或数字信息。
个人点对点短信业务由于OTT替代逐渐萎缩,而企业短信在互联网浪潮推动下发展迅速,已占到短信发送量的80%。企业短信由于个人属性强、业务渗透率高、强制阅读性好等特点,成为企业发展移动应用的刚需。关于这一点,打开手机短信便可一目了然。我们现在每天收到的各种平台验证码、通知类短信、消费提醒、群发广告、电商促销等短信的数量,不少于短信时代我们每天收到的手机短信的数量。这些就是推动移动短信业务量和收入增长的重要推手。
具体的点对点短信的人均月发送量,已经无从查起,可以看一下早期数据,2013年,点对点短信全年发送量为5500亿条,2016年,这个数据下降至2000亿条,每个用户的月发送短信数量在30条左右。如今,对于普通用户,全年短信发送量在30条以下的,已经占了相当比例。
企业短信业务量的激增离不开繁荣的互联网
产业方面,工信部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国内移动应用程序市场持续活跃且移动互联网应用数量已超402万款,随着移动互联网的APP爆发,网站会员手机验证、APP应用手机验证、订单通知、物流提醒等触发类短信应用,无一例外都需要验证短信来进行辅助。
政策方面,随着国家对于通信方面的法律不断健全,由公安部起草的《公安机关互联网安全监督检查规定》指出,“网络经营者在提供互联网信息发布、即时通讯等服务中,未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或者对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提供相关服务的,公安机关也要依法处罚。”这一规定推动了网络实名制、移动支付实名制等信息安全相关政策的实施,推动了短信验证码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企业短信的重点应用场景及安全隐患
互联网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为企业短信市场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企业短信被广泛应用于多个应用场景,主要集中于互联网、金融、零售服务等景气度较高服务行业。
1. 移动应用:首次申请注册、再次登陆验证、支付验证、产品周边相关信息提醒等。
2.电子商务:用户注册、支付验证、购买商品订单通知、新品上架短信提醒等。
3.旅游出行:短信会员管理、旅游信息发布、组团优惠通知、旅游新路线消息等。
4.企业办公:会议通知、短信日程提醒、重要事项短信方式存放于手机随身携带、招聘短信联系等。
5.商品流通业:线下商场促销活动通知、会员管理、供应商管理等。
6.物业管理:客户关怀、缴费通知短信、小区公告短信等。
7.证券:中签短信通知、实时解盘资讯短信通知、股评短信通知、股票买卖通知短信通知等。
8.餐饮行业:促销打折优惠活动通知、VIP 客户管理、短信抽奖等。
9.保险:保单查询、续费提醒、客户生日提醒、保费计算、代理人通过短信联络客户、维系客户等。
短信平台作为现在企业商家营销推广的方式之一,有覆盖广、及时性、传播速度快、成本低等特点,但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为企业短信业务带来了一些安全隐患,包括:有些不法分子利用其便利实行电信诈骗或发送骚扰短信;短信市场较为胡乱,有些不正规的短信平台审核不严谨,导致不法份子钻漏洞,利用隐蔽的字眼或者更改字体来逃避系统和人工审核等。
后流量时代运营商企业短信业务发展建议
移动通信企业要加强短信平台监管力度,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公民提高安全意识。工信部和各地通信管理局要加强对企业短信服务商的监管,提高端口开放审核、发送内容审核力度,明确责任,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运营商在面对舆论对垃圾短信、电信诈骗的质疑时,要正面面对,通过制作防电信诈骗宣传视频、加强信息安全宣传等手段,引导公众提高安全意识,同时,让公众了解垃圾短信、诈骗短信的产生原因,不断改善企业形象。
结合短信、彩信、语音、流量等多种形式的融合通信将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必然方向。早在2015年,中国移动在线公司就研发了一款将传统短信升级为互联网化智能服务入口的产品,通过卡片短信、短信服务号和安全短信的功能为用户提供美观、便捷、安全的全新短信服务体验,激活传统短信渠道服务价值,为全行业提供新的业务入口和服务模式。未来,运营商需要继续尝试语音通知、视频、流量经营等融合通信细分领域,逐步形成叠加多种丰富通信方式的融合通信产品。
建立较为精准的企业短信营销模型,尽量避免影响无关用户感知。在企业短信的基础上去深度挖掘,企业短信产业链上企业联合聚焦重点领域,做精准营销,提高在线营销的投入产出比。企业短信服务的提供商,应与企业共同梳理业务场景和分析需求,基于大数据技术,快速精准的建立用户数据模型,根据不同的人群偏好、媒体、地理位置、内容等条件,优化算法管理消费者资源,确保客户的营销信息精准、高效地抵达目标受众。
企业短信市场潜力不可低估。公众对于垃圾短信的反感,需要运营商去深入思考、沉淀、运营。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要认识到,短信验证码不是一个单纯的验证,而是作为移动互联网的入口甚至敲门砖,这才是短信验证码等最重要、最核心的功能;保险、证券、电商类通知类短信,已经和我们的生活绑定在了一起,例如,快递取件信息,已经成为和大家期盼的短信息。企业短信市场,潜力不可估量。另外,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短信应用市场也会进一步的向三四线市场下沉,届时,我们相信,整个企业短信市场的规模也将会有新的突破。
未来,运营商需要继续尝试语音通知、视频、流量经营等融合通信细分领域,逐步形成叠加多种丰富通信方式的融合通信产品。
企业短信服务的提供商,应与企业共同梳理业务场景和分析需求,基于大数据技术,快速精准的建立用户数据模型,根据不同的人群偏好、媒体、地理位置、内容等条件,优化算法管理消费者资源,确保客户的营销信息精准、高效地抵达目标受众。
来源《通信世界》杂志,8月5日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