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时代,国家政策不断加大支持力度,公有云的市场、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各行各业在云上的应用已经逐渐深入,包括传统燃气行业。”深圳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信息中心总经理谢庆笙在“护航数字中国·建设天翼云安全生态论坛”上表示,“企业不是为了数据化而数据化,也不是为了上云而上云,我们最终目的是要把数据业务化,能够降本增效,能够为企业创造利润。”
三阶段推进SGC518信息化战略
“深圳燃气是目前A股市场市值最大也是销售最大的城市燃气企业,除了服务深圳市民,在全国还有37个城市特许经营权,服务客户430万户,运营管线超过1万公里。”谢庆笙介绍称。深圳燃气信息化起步于2012年,推进SGC518信息化战略,通过建设五大核心系统,一体化核心平台,实现八大价值。
根据SGC518规划,深圳燃气分3个阶段进行信息化建设,第一个阶段,2012-2013年建设基础建设期,主要工作是数据标准化、资源池的建设,ERP系统、客户服务信息系统进行了一期试点;第二个阶段,2014-2015年全面提升期,ERP和信息系统在深圳燃气的所有分子公司、异地公司共计77个单位进行全面推广覆盖,同时建设了OA系统、门户系统、预算系统等支撑系统。第三个阶段,2016-2018年持续完善期,主要建设APP中心、灾备系统,通过客户服务、移动应用APP,将员工需在PC上完成的工作推送到智能手机上完成,同时打造面向互联网新一代客户服务体系。第三阶段预计到今年年底完成,第四阶段将从云灾备开始,实现信息系统上云。
布局云计算、互联网领域
在2013年,深燃大厦数据中心建成投产,2016年建立第二个灾备数据中心,2017年选择把第三数据中心建设在云端。预计2018年年底完成核心经营系统上云。“目前深圳燃气将公有云作为第三数据冷备中心,现在两个实体数据中心从计算能力、存储能力等方面看足够支撑现有业务,未来将逐渐把信息系统、生产环境由实体数据中心迁移到公有云上,希望能够形成两个不同的公有云负载中心作为均衡,只留下一个实体数据中心作为灾备。”谢庆笙如此表示。
据介绍,2018年深圳燃气和深圳电信天翼云团队共同设计深燃天翼云,从简单到复杂,从非核心到核心,分阶段分步实施。在上云规则上,优先选择面向客户、合作伙伴、一线作业工人的系统。
在上云的策略上,深圳燃气保持运行系统不动,利用系统版本升级,或新建系统,把系统直接部署到公有云上。
在互联网领域,自2016年开始逐步把PC做的工作利用智能手机完成,提高效率,面向互联网打造一套全新客户体系,重点强调让用户使用自主服务完成功能。谢庆笙在会上透露:“深圳燃气在过去3年,每年用户以15%的增长率增长,但客户服务人员人数反而在下降,一线作业工人人均完成工单数增长20%,对我们的客户来讲,我们客户反映特别强调的是上云服务时效,实现上门服务时效从3天缩减到1.6天。2017年用户数增长35万,话务量下降到476万。在管道上,现在已经有175万用户使用深圳燃气的线上服务平台,其中微信公众号增长最快,已超过120万户。在2017年一年时间中,深圳燃气网络服务平台增长达114%,实现了3亿元人民币销售收入。”
此外,谢庆笙强调,提高服务效率、希望用户只跑一次,甚至一次不跑就能够完成所有的业务是深圳燃气2018年改善营商环境的思路。深燃微信公众号是一个典型案例,现在每天68%的业务是由微信公众号自主服务渠道完成,传统打电话定气只占不到1/4。
“‘大、人、云’三者合起来产生质变,云计算提供海量技术可能性、大数据处理模型、人工智能把业务规则加进来,产生有倾向性的意见。对企业来讲,三者结合起来,才有商业价值。”谢庆笙表示,过去企业强调业务数据化,能够统计分析、优化,但是业务数据化不是目的,数据业务化才是目标。企业不是为了数据化而数据化,也不是为了上云而上云,其最终目的是要把数据业务化,从而可以降本增效,为企业创造利润。在传统燃气行业,未来可以尝试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分析客户需求,从而驱动客户购买,为企业创造一些额外利润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