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暴跌:AI芯片第一股英伟达缘何盛名难副?

作者:孙永杰 责任编辑:田小梦 2018.11.23 07:08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日前,全球AI芯片第一股英伟达在发布了不及预期的2019财年第三季度财报及第四季度业绩展望后,股价一度暴跌近20%,从今年10月1日到11月,其股票一度下跌超过50%。那么问题来了,这两年股价一直暴涨,颇有AI芯片“妖股”之称的英伟达缘何出现股价暴跌?

众所周知,以PC图形芯片(GPU)为核心的英伟达之所以股价和市值暴涨,最根本的原因是其自身和外界赋予了英伟达AI芯片(公司)的名头,而AI被外界公认为是未来芯片产业的发展方向。

尽管如此,从英伟达的财报看,传统的PC图形芯片依然是其营收和利润的主要来源(至少营收依然占到了一半)。而此次财报发布后股价的暴跌,究其原因,也主要与其图形芯片库存的增加和“挖矿”芯片需求的减少而导致业绩未达预期密切相关。虽然与AI真正相关的数据中心和智能驾驶等芯片的业务营收处在增长之中,但鉴于其在英伟达整体营收中的比重不足以影响整体的业绩表现,所以仍未能成为影响其股价走势的主要因素。

实际上不仅刚刚过去的第三季度,从过去接近一年英伟达传统PC图形芯片业务一直占据其一半营收左右的事实看,至少短期内,英伟达仍不能称为AI芯片公司,或者按照AI芯片公司衡量其股价和市值。

如果说上述是英伟达实际业务构成和表现显现出其作为全球AI芯片第一股盛名难副的话,那么即便是将其放置当下和未来的AI芯片中也远非外界普遍认为的那般强大,至少存有一定的误区。

曾几何时,在英伟达、媒体和分析机构等的大力鼓吹和宣传下,英伟达似乎成为了AI芯片,甚至是整个AI产业的代表。但事实远非如此。我们仅以目前AI芯片市场规模最大,也是英伟达GPU应用最为广泛的数据中心支撑的云计算为例,具体到所谓AI芯片的应用,主要分为云端训练和云端推理,这些也理应是业内现在和未来以AI之名衡量英伟达股价和市值的主要依据。

其中在强调算力重要性的云端训练方面,由于GPU具备算力的天然优势,英伟达目前占有绝对领先的市场份额,但在云端推理方面,先不说传统的CPU目前就可以承载接近一半AI相关的应用,与英伟达的GPU在云端训练方面近乎一家独大不同,AI芯片呈现百花齐放之势,且芯片大佬云集。例如,基于FPGA的全球FPGA芯片巨头赛灵思和英特尔(并购来的Altera)。

对此,美国投资研究机构MorningStar分析师Abhinav Davuluri分析称,英特尔与赛灵思之所以在云端的推理阶段具备优势,首先是在推理方面,并不需要GPU强大的算力(更注重功率效率),其次英特尔和赛灵思有比英伟达更广泛的芯片选择,包括CPU、FPGA、协处理器和特殊应用集成电路(ASIC)等。

例如在CPU方面,虽然在云端训练方面的算力上不及GPU,但在注重功率效率的云端推理上则有望超越GPU。

以CPU市场的老大英特尔为例,斯坦福大学更新的DAWNBenchmark测试成绩显示,英特尔的ResNet模型(Caffe框架),即完全由Xeon处理器构建的亚马逊EC2平台,推理延迟和推理成本上都位居业界第一。

同样,作为全球FPGA芯片巨头的赛灵思不久前也宣布推出专为云端推理设计的AI芯片,这款名为Versal的芯片将FPGA与两个更高性能的ARM处理器相结合,再加上一个专用的AI计算引擎,与现有硬件相比,可以实现更高的吞吐量、更低的延迟和更高的功效。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所谓AI芯片应用最大的云计算市场,按照云端训练和推理竞争的AI应用衡量,芯片厂商竞争的核心无非是芯片的处理能力(算力)和功率效率。而英伟达的优势目前只是体现在了云端训练的算力上,在注重功率效率的云端推理上显然并不具备绝对优势,且面临强大的竞争对手。

如果说上述使得英伟达在最大AI芯片应用市场面临激烈竞争能否延续既有优势存疑的话,那么在既有的算力优势上,英伟达的挑战已经到来。而且这些挑战者均是目前英伟达GPU用户的非芯片企业。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谷歌已经发展了三代TPU。而更让英伟达感到不安的是,谷歌宣布今年宣布开放自己的TPU算力和生态,这无疑又会间接影响到目前在云端使用英伟达GPU作为AI芯片的企业,减少对于其GPU的采购和使用。

不仅谷歌,诸如微软、亚马逊、华为、阿里巴巴、百度等英伟达的大客户均已经发布和准备涉足AI芯片(主要是面向云端的AI应用)。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无论是从英伟达现在的营收构成,还是未来的AI芯片产业格局,其全球AI芯片第一股盛名难副的迹象已经显现,就像知名做空机构香椽今年8月在做空英伟达时所言:每次有新的人工智能技术亮相,在提到竞争对手时,都会提到英伟达的名字。言外之意,英伟达已经成为AI芯片领域的众矢之的,不管是芯片产业的真正竞争对手,还是合作伙伴,它们或出于竞争,或出于自身业务发展的考量,在技术、商业模式等方面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未来英伟达在AI芯片领域的地位。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