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网消息(CWW)当前,5G是智能创新的平台和连接器,将助推数字经济腾飞。对于5G来说,网络建设和创新是推动5G应用落地的关键动力,而MEC边缘云是撬动5G时代2B行业变革的核心抓手。作为5G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关键推动者,英特尔将网络基础设施视为最大的机遇,长期致力于推动云-网-边的产品创新,加速转折性技术的融合发展,促进企业应用及业务模式创新。
在6月19日举办的“芯”存高远 智者更强——2020英特尔数据创新峰会暨新品发布会上,中国联通边缘计算行业总监肖羽对中国联通在5G和边缘计算的行业赋能进展及5G边缘云对未来数据中心建设的影响做了详细介绍。5G作为一个新一代的技术关键基础设施,5G和行业的结合能够重塑产业的发展,助力数字化转型,随着云大物智的一个深度融合,可以创新应用和服务。
5G引发“三变”,激活MEC边缘云
众所周知,5G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三大特性,将推动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肖羽表示,从中国联通已经落地的商用项目来看,5G网络主要带来了三个方面的变化。
第一是服务的市场变了。在传统的3G/4G时代主要是面向to C的用户,5G时代,根据前期的业务需求,80%的应用将面向行业用户,主要应用场景聚焦在工业互联网、无人驾驶、港口、超智能园区等领域。
第二是连接的对象变了。在3G/4G时代是人与人的互联,同时催生了很多APP的手机应用。从“人”发展到了“物”,物连接的数量将远超人连接数。据分析机构预测,未来全球人联网数量达到50亿,而物联网的连接数将达到1000亿,中国有200亿。
第三是数据规模变了。随着一些AR/VR、高清视频等应用的兴起,数据量剧增,流量增长将是3G/4G时代的几百倍,这样就会使传统的消费互联网时代的云计算和大数据这种集中式的技术架构将受到严峻挑战。
在肖羽看来,这种挑战主要受两个方面的影响。第一方面,随着业务向终端侧移动,为降低时延,中心云计算向下延伸;第二方面,5G终端将计算、存储的能力集成在终端侧,耗电量大、成本也高,为降低成本,终端的算力也会向云端移动。因此,云计算和大数据正在向边缘和地域性分布式方向发展,云计算的下一个时代是云边协同、智能边缘计算的时代。著名的研究机构Garnter也认为,到2022年将有65%的数据会在数据边缘中心进行存储和处理。未来的一到三年将是边缘计算进入商用规模的部署期。
以MEC边缘云为抓手,打造云网一体化服务
在MEC边缘云发展布局上,中国联通发力较早、定位明确、循序渐进,那么,相比其他OTT、垂直行业等玩家,中国联通的MEC边缘云布局有何不同?凭借哪些能力赋能5G千行百业呢?肖羽从五个方面给出了详细解答。
第一是设备。中国联通的MEC不只是一台放在边缘的“智能终端”,而是一个可以接入4G/5G等多设备数据终端的汇聚点。
第二是位置。MEC边缘云的位置不只在云端,而是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网络时延的需求灵活部署在地市的核心、汇聚、综合接入及客户现场。
第三是网络。网络是运营商的强项,中国联通 MEC边缘云核心抓手不只是5G接入、实现5G的分流、保障数据的私密性,更能够支持有线、无线等面向固移融合的接入。
第四是平台。中国联通MEC边缘云平台不只是轻量级的ICT-IaaS平台,而是一个可以承载MEP/MEPM/MEAO,工业等实时操作系统,AI能力,B/O贯通,可商用交付的平台。
第五是安全。中国联通MEC边缘云平台不只是一个放在客户现场侧的孤立节点,而是满足运营商级别特性的,可以受管理、可运维、被监控的节点。
据了解,中国联通已建成”MEC边缘云运维与运营一体化支撑体系”,面向全国实现MEC“产品展示->业务申请->业务开通->故障监控->服务支撑”商业闭环,在广东、上海、北京、吉林、浙江、福建等多省商用上线,为客户提供云网一体化交付运营服务。
据肖羽介绍,根据各行业客户的不同需求,中国联通MEC平台主要提供四种产品模式:第一,提供本地数据分流,包括按用户/连接、业务策略分流;第二,通过分流搭建网络连接管道,提供云网一体的ICT-IaaS 平台 Edge-Pod,其中自带网络增值服务和云边协同服务能力;第三,对于需要PaaS服务的客户,可以叠加一些自研或者合作伙伴的工业协议解析、工业OS、AI原子能力,以及客户网络和应用自维护、自服务能力;第四,有些客户需要端到端一体化交付的产品,那么中国联通面向新媒体、制造、港口、医疗等领域也提供一体化的SaaS服务,例如AR/VR、机器视觉识别、AGV、预测性维护等应用。
在服务方式方面,中国联通EdgePod提供专供和共享两种模式。
专供模式主要为大型的2B企业龙头客户提供一体化机柜,实现“插电即用”的预集成边缘分流能力、MEP组件和客户自助能力,可以扩展IT-VAS/ CT-VAS能力,满足工厂、医院、港口、矿山等需求;共享模式是以“多租户”的方式共享边缘服务,例如面向教育或者小集群产业,提供类似于VR/AR等服务,满足时延不太敏感但价格敏感的2B或者2B2C客户需求。
打造多款拳头产品,赋能5G千行百业
5G MEC作为联通5G的战略性规划,已组建了近百人的研发和运营队伍,来支撑全国的业务拓展和产品的迭代开发。凭借在MEC生态的提前布局,中国联通已与400+客户和合作伙伴开展了边缘云合作,打造多款拳头产品,在“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新媒体”“智慧港口”“智感安防”“电力能源”“智慧教育”等八大重点行业取得商用突破。肖羽表示,中国联通的MEC平台是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具备迭代交付能力、满足定制化需求的平台。目前已经在多个企业进行项目落地。例如三一重工、一汽、马钢、广本、徐工、上海人工智能岛等。
在智能制造方面,中国联通与格力强强联手,实现5G+MEC专网下的工业智能场景落地。肖羽表示,生产安全、柔性制造、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提升是智能制造企业的核心业务需求,同时,5G带来的高速率、低时延恰好能满足制造企业灵活部署、安全保障等技术需求。所以在整个边缘云的解决方案里,结合格力的需求,中国联通采用5G+切片+MEC专网的方式来实现工业生产级别的隔离。目前已经落地的场景包括无纸化首检、AGV调度、电器安全等,未来格力也会拓展到整个园区达到5G+MEC的规模应用。
在智慧医疗领域,基于5G+MEC边缘云,中国联通助力中日友好医院实现高速率、低时延的云端分析、诊疗,打造5G+智慧医疗商用标杆。针对医院本地算力较弱、桌面的终端移动不方便、患者医疗数据不能出园区等行业痛点,中国联通结合5G的边缘云实现从云端下载、渲染3D影像,并通过5G MEC下沉到医院边缘,对医院数据进行本地分流,保证了患者的私密性,同时满足业务所需的上下行的速率和时延等性能指标要求,进而实现移动高清影像会诊的业务场景需求。
在智慧园区领域,中国联通联合张江集团,成功打造了业界领先的基于5G MEC边缘云的云、边、端协同一体化智慧园区管理体系,岛上将整合31个创新应用场景,实现园区超智能化。在终端侧,终端设备利用无线基站信号实现网络接入,部署方式灵活、施工周期短,维护简便;在边缘侧,将园区管理系统部署在边缘云IaaS上,以租代建,节省运营成本,同时平台开放了通用的API接口,轻松实现园区智能管理;在云侧,可以实现多个园区的业务综合系统的协同,在云侧进行AI识别算法模型训练,边侧进行调用和识别,提供AI云边协同服务。
聚焦边缘云,共筑新生态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29日,中国联通首张MEC边缘云规模商用网络发布展示了国际领先的MEC边缘云平台能力,依托广州MEC运营中心,率先实现5GMEC网络整体布局与节点建设,打通边缘网业一体化流程。肖羽强调,中国联通MEC平台为生态伙伴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提供了MEC创新业务的孵化器。
作为中国联通边缘计算最早的合作伙伴之一,英特尔致力于提供领先的边缘计算整体解决方案,构建边缘计算生态,并加速边缘业务落地。结合人工智能(OpenVINO)、视频处理(SVT)、高性能网络(DPDK/SRIOV)等方面的业界领先技术,以及2019年6月发布的OpenNESS边缘计算平台,英特尔提供了从基础设施、平台到行业应用的边缘整体解决方案。
5G未来已来,边缘计算技术的发展应服务于用户需求,用户需求则有赖于开发者去实现。为了进一步扩大生态合作,加速边缘应用开发,中国联通与英特尔在2019年就联合发起“MEC边缘云业务开发者训练营”活动,吸引了众多MEC开发者积极参与。
6月28日,“中国联通&英特尔MEC开发者研讨会”再度来袭!受疫情影响,本次系列活动从线下搬到线上继续开展,邀请中国联通、英特尔以及合作伙伴专家,为各行各业的MEC业务开发人员和技术人员带来精彩的分享,共同探讨边缘应用的开发,促进志同道合的产业合作伙伴的交流与学习,探索业务落地与资源对接的潜在机会。
这是一场不容错过的MEC边缘云行业盛宴,欢迎您踊跃报名参加!
6月28日下午14:00—15:55,不见不散!
快点击下方链接报名吧!(记得定闹钟观看呦~)
http://s-event.cn/EDM/intel/200628/index.html
彩蛋放送:云网融合,探索5G应用的无限可能!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链接,观看2020英特尔数据创新峰会精彩回放。
(精彩回放,邀您观看)
https://bizwebcast.intel.cn/datainnovation/topic.html?tc=sp46pblod4&pag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