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段晓东:5G专网建设取得先发优势 加速构建5G专网技术体系2.0

责任编辑:刘婷宜 2021.05.26 10:29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5G作为“新基建”的领头羊,是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底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会议上对网络强国战略做出重要指示,强调加快 5G 网络建设,积极丰富 5G 技术应用场景。“为加快响应国家5G新基建政策,践行央企责任,进一步推动信息产业发展,中国移动借助5G‘新基建’的契机,不断完善科创体系,快速启动5G专网建设并取得先发优势。” 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段晓东在近日举行的“5G专网技术成果发布暨‘载行’实验室合作仪式”上表示。

中国移动研究院作为中国移动的技术创新引擎,多年来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展大量卓有成效的创新工作,深入实施“5G+”计划,大力推动5G专网业务发展。

标准层面,中国移动积极推动3GPP R16标准发布、深度参与3GPP R17标准的制定,推动全球统一的5G标准制定,构建开放、平等、共赢的产业环境。

技术层面,中国移动已发布了基于优、专、尊的5G专网技术体系1.0版本,整合切片、边缘计算、专属上行等多项网络原子能力,帮助行业客户快速构建安全可靠、性能稳定、服务可视的定制化专属网络。

能力验证层面,中国移动研究院于2020年启动“载行”实验室,目前已经携手合作伙伴完成一期实验室软硬件环境的搭建,确立多项具有行业应用潜力的测试验证方案,为后续新技术、新能力的优化和引入提供依据和保障,为加深行业场景理解,增强行业伙伴沟通提供良好的平台。

“作为5G创新驱动下的专网经历近一两年的摸索和打磨,在产业界的共同努力下,发展成效显著,但伴随着5G与行业的深度融合,5G专网的应用发展已进入深水区,需清醒地认识到,5G尚不能全面满足客户期待,专网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商业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差异化的行业需求与网络能力之间的映射尚未建立完善的机制,5G网络技术先进性和产业成熟度间存在明显差距。”段晓东谈道。

为应对当前面临的问题,同时基于对未来专网发展的思考,中国移动将从面向R16/R17的体系完善产品体系创新和载行实验室发展三个方面积极推动专网建设的加速发展。

首先是面向R16/R17标准,持续完善5G专网技术体系,并构建5G专网技术体系2.0。首先,要进行网络能力的增强,在原有三大体系12大原子能力1.0的版本上引入NPN、5G LAN等多项3GPP R16特性;其次,增强专网的服务体系,加快构建SLA能力框架,提升对客户的端到端业务质量保障能力;第三,增强设备产品的定制化能力,满足行业客户的差异化需求。

其次,积极推进产品体系创新,构建5G专网设备级产品体系。面向多样化的5G专网需求,我们将积极创新,加强设备产品形态的规划,通过5GC、UPF、边缘计算和智简无线等功能的不同组合,打造体系化的解决方案和设备级产品。同时,在独立的产品体系中,还会细致构建精简功能、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等不同的版本系列。

最后是积极推进“载行”实验室建设,打造新技术验证者、系统体系集成者和专网能力赋能者。“载行”实验室将向合作伙伴提供最先进的端到端网络环境,与合作伙伴共同建设面向细分行业场景的测试环境,联合开发、联合测试,快速推动新技术、新应用的成熟和落地,实现产业推动和产业合作。同时与行业伙伴探索更丰富的业务场景,启发技术创新,推动标准、方案的成熟与完善,实现技术创新的良性循环。

“5G专网的发展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后续我们会加快推进5G专网技术体系2.0的完善同时非常希望和产业同仁深入合作,携手‘载行’实验室,共筑5G专网健康繁荣新生态,创新承载、扬帆启航。”段晓东最后说道。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