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网消息(CWW)当前,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全球范围内深度融合、深入推进,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中国铁塔锚定“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始终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构建“一体两翼”战略布局,推动通信基础设施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为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四份清单 科技创新体系的系统性重构
中国铁塔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体系改革,构建了能力水平、任务目标、资源配置、成果转化“四份清单”工作机制,服务支撑科技型企业建设。其中,能力水平清单重点管控公司整体研发能力,任务目标清单重点管控研发项目进度和质量,资源配置清单重点管控“人、财、物”等创新资源配置,成果转化清单重点管控科技创新成果推广转化。以“四份清单”为抓手,中国铁塔构建全链条管理机制,紧扣通信行业技术演进与市场需求,以“创新驱动、绿色低碳、融合发展”为战略主线,在八大核心领域持续突破。
在通信铁塔领域,通过塔型优化与共享方案创新,统筹存量资源与社会资源,实现5G网络低成本高效覆盖;在室内分布系统领域,首创5G共享室分技术,并成功应用于高铁、地铁等复杂场景,打造全域无缝5G体验网络;在绿色低碳领域,研发低碳能源产品,推动通信行业“碳中和”进程并赋能新能源出行;在人工智能领域,聚焦大模型研发与算法场景化应用,落实“人工智能+”专项行动,助力产业焕新;在数字化创新领域,构建“五化”体系,以数智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在边缘算力网络领域,推进百万级机房向数据机房转型,深度融入国家一体化算力网络;在“5G+北斗”领域,首创室内外一体化定位技术,为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提供关键支撑;在低空经济领域,打造“三网一能力”新型基础设施,助力低空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八大领域协同创新,中国铁塔正加速从通信基础设施服务商向数字能源基础设施服务商转型,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坚实底座。
中国铁塔研发投入保持高速增长态势,研发队伍规模和质量同步提升,国家重大攻关任务的参与度、贡献度显著增强。研发项目提速增效,创新要素高效配置,创新活力与动力得到有效激发。
“一体两翼”创新 战略协同效应持续释放
中国铁塔以“一体两翼”战略为引领,聚焦智联与能源两大核心业务,通过技术创新、场景深耕与生态协同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
在智联业务领域,2024年实现收入89.11亿元,铁塔视联业务占比达62.2%,已在灾害预警、耕地保护等多个场景中形成国内领先优势。未来,中国铁塔将重点推进以下三大方向工作:一是强化“铁塔+5G+AI”技术底座,攻关边缘计算、多模态感知等核心技术,构建数字孪生站点管理体系;二是拓展智慧农业、生态环保等垂直领域,打造“森林智保”“河湖智保”等标杆产品,同时向社区安防、城市管理等民生场景延伸;三是深化“产学研”合作,建立算法、终端、应用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在能源业务方面,2024年中国铁塔实现收入44.77亿元,铁塔换电用户突破130.4万户,年增长率达13.9%,持续领跑低速电动车换电市场。未来,中国铁塔将构建“换电+备电”双轮驱动体系:换电业务重点推进500万站址资源共享,布局社区、商圈高频场景,探索“换电+充电”融合模式,开发物流车队定制化方案;备电业务以“能源管家”品牌为核心,为金融、交通等行业提供“备电+监控+维护”综合解决方案,并叠加能耗管理等增值服务。同时,积极响应“双碳”战略,推广“光储充”一体化社区充电设施,探索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构建绿色能源循环体系。
场景化创新 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
中国铁塔聚焦垂直领域需求,推出系列场景化解决方案。在5G室分领域,中国铁塔研发的无源分布式MIMO技术通过优化多天线信号传输路径,在不增加信源设备的前提下实现多流复用。针对地铁隧道等特殊场景,中国铁塔研发的低损耗5G漏缆,通过分段耦合技术将信号辐射量从始端向末端调整,使隧道内断点覆盖距离延伸至700米,较传统方案提升40%以上。
中国铁塔构建“位置+感知+计算”基础设施,浙江嵊泗列岛项目利用海上风电塔实现周边海域5G全覆盖,支撑海洋渔业数字化转型。2024年,中国铁塔为湖南张家界的渔政监管提供智能支持,通过“铁塔+大数据+AI”融合技术,实现重点水域视频监控全覆盖,有效打击了非法捕捞行为。据了解,中国铁塔在湖南省内承担了90个区县的渔政执法系统建设任务,设置了近万个监控视频点位,覆盖水域长度达5480千米。这一创新举措推动渔政执法从“被动巡查”向“主动预警”转变,显著提升了执法效率。
在人工智能创新方面,2024年11月举办的“中国铁塔科协成立大会暨2024年科技创新大会”上,中国铁塔发布了空间治理行业大模型——经纬大模型,包含视觉大模型和多模态大模型。其中,视觉大模型参数为180亿,目标检测平均精确率提升16%以上,平均召回率提升13%以上,显著减少漏报情况;多模态大模型参数为2000亿,具备目标检测、零样本开放检测、图文问答及推理功能,其目标检测能力与视觉大模型一致,零样本开放检测平均精确率达91%以上,图文问答及推理结果满足实际业务需求。
在应用创新方面,中国铁塔针对关键核心技术开展深度攻关,通过自主终端研发,解决关键技术掌控问题,实现了FSU软件自主开发、统一管控FSU运营的核心能力;推广应用铅酸电池主动均衡技术,延长存量铅酸电池使用年限,降低更换频率。截至目前,已在16个省份1.1万个基站的1.8万组铅酸蓄电池应用该技术,平均备电时长由67分钟提升至211分钟。
“十五五”前瞻 锚定新征程的战略布局
自“十四五”开局以来,中国铁塔将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线,加快打造科技型企业,科研投入与研发任务呈阶梯式跃升,科研水平显著提升,成果转化实现跨越式发展。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更是中国铁塔下一个十年的起步之年。展望“十五五”,中国铁塔将深化“一体两翼”战略,立足“三个服务商”定位,加快打造“五型”企业,构建“五化”运营体系,一体推进“六高六新”,加快向世界一流企业迈进。同时,聚焦6G、卫星互联网等前沿技术领域,构建“通信+算力+能源”融合生态系统,助力建成覆盖全国的低空经济基础设施网络,推动算力资源全面普及,为数字中国建设筑牢根基。正如中国铁塔董事长张志勇所指出:“科技创新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我们将以科技自立自强服务国家战略,在新征程中展现中央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唯有顺势而为、全面布局,方能把握未来产业发展先机。中国铁塔将加速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加速打造科技型、创新型企业,让科技创新真正成为经营发展的主线、底色和基石。随着自主创新步伐不断加快、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中国铁塔将构筑科技创新的“高地”,因科创而兴,因科创而成。
*本篇刊载于《通信世界》2025年4月10日*
第7期
总96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