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研究院联合产业伙伴召开P-RAN技术研讨会

责任编辑:朱文凤 2022.08.03 18:37 来源:中国电信研究院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中国电信在业界率先提出面向6G的P-RAN(Proximity Radio Access Network)分布式组网技术,充分利用终端潜力解决6G高频组网覆盖问题。P-RAN核心技术与当前5G-A研究的Sidelink Relay技术相通,均采用终端中继扩展用户通信覆盖,加强终端通信能力。

为此,中国电信研究院6G研究中心于2022年7月26日,以云会议形式举办“P-RAN和5G-A Sidelink Relay技术研讨会”。一百余位产业界专家代表参会,并围绕5G-A/6G高频覆盖、P-RAN/Sidelink Relay终端多节点、多径通信、终端协作通信以及3GPP标准推进等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探讨。

1.jpg

中国电信首席专家毕奇在致辞中指出,随着6G频率越来越高,网络覆盖已经成为产业界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中国电信研究院经过深入分析和调研,在业界率先提出面向6G的P-RAN(Proximity Radio Access Network)分布式组网技术。科研始终在路上,国际标准始终在发展,毕奇向产业同仁提出诚挚邀请,欢迎各方专家携手推动P-RAN及Sidelink技术的研究和标准制定,以及相关技术在5G-A及6G的产业发展。

2.png

中国移动研究院黄学艳介绍了对UE Aggregation的技术理解,以及UE Aggregation与UE Relay Multi-path技术的对比,并分享了RSU-like的覆盖增强技术,阐述了RSU在覆盖增强的优势以及未来着力的技术推进点。

3.jpg

中国联通研究院高帅表示Sidelink Relay技术不但可以加速车联网的商用落地,同时还可赋能物联网、垂直行业等多种场景,呼吁产业链共同努力推进Sidelink Relay以拓展更多的商业场景。

4.png

中国电信研究院赵嵩指出P-RAN是基于D2D多跳技术的集成创新,不但可以提升蜂窝系统现有容量实现高频覆盖,还可以促进云网边端全方位融合,开拓全新的商业机遇。中国电信研究院林佩从应用场景和关键问题两个维度对Sidelink Relay进行详细介绍,指出Sidelink Relay应面向网络控制下的eMBB场景,用于未来运营商网络的室内/室外深度覆盖。

5.jpg

华为王瑞从场景、优势、基本功能设计、协议栈、控制面信令流程等方面着重介绍了Multi-path以及UE Aggregation,并分享了对于U2U Relay技术架构的理解。

6.png

中兴陈琳从U2N Relay和U2U Relay两大场景角度分别介绍了标准化制定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并进一步提出对多跳以及UE mesh技术在未来研究中的思考。

7.png

中信科徐昊对Rel-18 NR Sidelink Relay Enhancements WID进行阐述,提出SL Relay在未来应用场景和商用价值的思考,包括对智能终端、工业物联网、公共安全、无人机等场景的说明。

8.png

9.jpg

10.png

11.jpg

OPPO卢前溪、VIVO金巴、小米杨星、联想吴联海等专家从标准制定的角度,对U2U Relay、Service continuity enhancement、Multi-path、SL DRX configuration等技术进行了多角度的技术研讨。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强化了业界对P-RAN及Sidelink Relay技术发展的共识,对3GPP相关标准工作的高效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后续,中国电信研究院将与业界一道,合力推进相关技术的标准与产业进程。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