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户盈利贡献能力模型的运营商收入风控技术研究

作者: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吴列宏 庞维翰 黄斌 责任编辑:王鹤迦 2022.11.22 11:47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的需求日益呈现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通信运营商作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及服务提供商,在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的同时,如何加强收入风险管控成为了新的挑战。这对运营商业务支撑系统的风险预知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提出使用Hadoop Spark计算引擎架构,建立基于用户盈利贡献能力模型的运营商收入风控体系,实现用户级的海量数据稽核高效支撑、准实时分析、智能监控告警,大大缩短账务结算周期,同时为多元化业务的产品定价、结算规则和营销推广等的合理性提供数据支撑,降低收入结算风险。

现有技术方案存在明显短板

现有技术构架是运营商的账面收入与运营成本两条线独立运营,只能在财务人员核算环节的末端才能发现运营收入异常,分析过程依赖人工分析,缺乏技术支持。

这种以人为主的运营商收入风控保障方式存在较多缺点(见图1),已无法支撑融合业务等复杂场景的收入风险管控。目前仍处于遇到一个问题、分析一个问题的阶段,在发现与处理问题上较为被动,无法提前预知风险、管控风险。面对每日百亿级海量数据时,传统技术构架与稽核方式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人力效率偏低、人员依赖性强、经验难以共享等问题,常以“冲击-反应”的模式进行补漏,缺乏“预测-准备”的技术方法。

image.png

基于用户盈利贡献能力模型的运营商收入风控技术功能架构

传统的收入分析往往只考虑整体的盈利情况,难以发现细节上的“跑冒滴漏”风险问题,而这些细节上的风险损失积小成大,也越来越引起运营商的重视。为此,需要构建用户盈利贡献能力模型,建立“用户级”的收入风控体系,快速准确了解盈利驱动力和风险点。

用户盈利贡献定义

原子产品:承载单一功能、内容或服务的产品,例如流量产品、手机商品、5G功能、“呼叫秀”功能、第三方视频会员等产品。原子产品可以是全网/省内自有产品,也可以是第三方合作商的产品。

融合产品:将原子产品捆绑打包销售的产品包,例如“任我换”(10GB流量+权益会员)和彩云体验包(10GB定向流量+和彩云功能)等。

用户账面收入贡献(Income):指用户支付账单后确认的收入,反映该用户为运营商产生的现金流。

用户运营成本(Cost):指用户发生漫游通信行为或订购融合产品产生的结算费用,反映为保留该用户需要投入的成本值。例如:网间结算费用、与第三方权益提供商结算费用、手机终端采购成本费用等。

用户盈利贡献(Profit):通过“用户账面收入贡献”减去“用户运营成本”计算得到,反映用户的贡献值。

数据准备

通过对用户的扣费、结算等清单数据进行累账,可以得到用户级的收入与支出情况。如果深入挖掘这些数据,就可以找到一个衡量用户盈利贡献能力的模型,再通过这个模型计算不同网格社区的盈利贡献值(ARPPU)。对较低盈利贡献值的用户数据进一步分析,及时发现结算倒挂、漏结算、漏收入等风险点,再通过对融合业务的产品定价、结算规则和营销推广等进行灵活调整,达到管控收入风险的目的。

用户的保留成本与盈利贡献能力通常具有相对稳定性,通过对用户的扣费、结算清单数据进行清洗与加工处理(处理流程见图2),可以得到一系列标准化的特征数据,作为建立基于用户盈利贡献能力模型(本文简称Profit-Cost模型)的收入风控体系的数据基础。

image.png

图2 运营商用户收入贡献等数据处理流程

模型建立

本文将通过用户的盈利贡献能力、运营成本特征数据对用户或网格社区进行分级,得到Profit-Cost模型,再按Profit-Cost模型对用户或网格社区进行分类,并针对每个用户或网格社区的层级制定不同处理策略,以达到控制收入风险的目的。

下面具体介绍Profit-Cost模型的建立。

数据准备:将用户非套餐内的通信扣费、套餐产品固定费扣费,以及运营商与相关合作方的各类通信、业务结算费等清单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加工处理,得到一系列标准化的特征数据,如表1、2所示。

image.png

表2 网格社区的账面收入贡献、运营成本与盈利贡献特征数据

image.png

分级模型:以最简单的情况为例说明Profit-Cost模型特征分级的方法,通过对“盈利贡献率(Profit-R)”与“运营成本率(Cost-R)”二维坐标轴划分(如图3所示),对每个用户或网格社区的盈利贡献能力从高至低划分为1至4级。用户或网格社区分级规则如表3所示。

image.png

图3 Profit-Cost模型特征分级(样例)

用户或网格社区的盈利贡献率与运营成本率计算公式为:

盈利贡献率(Profit-R)=盈利贡献(Profit))÷账面收入贡献(Income)

运营成本率(Cost-R)=运营成本(Cost)÷账面收入贡献(Income)

表3 用户或网格社区分级规则

image.png

当“用户与其所属网格社区不在同一分级区域”或“所属网格社区跨月时的分级区域发生变化”或“用户或网格社区落在没有盈利区域”时,则可能存在结算倒挂、漏结算、漏收入等风险情况,或存在融合业务的产品定价、结算规则和营销推广等不合理的情况,需要进一步分析是否存在收入风险并及时解决。

模型应用

基于用户盈利贡献能力模型的运营商收入风控技术,为业务管理人员提供发现异常情况能力。当用户或网格社区的Profit-Cost模型特征分级存在以下3种情况时,运营商需要进一步分析是否存在收入风险。

情况一:基于同一个网格社区用户的消费能力和保留成本水平存在相似性,如果“用户与其所属网格社区的特征分级不在同一区域”,即用户的特征分级≠用户所属网格社区的特征分级,则该用户与其所属网格社区用户的平均水平存在明显差别,可能存在个别用户或业务场景的收入贡献或结算异常的情况,需要提取这部分用户的收入贡献、成本明细数据进一步分析。

情况二:基于同一个网络社区在不同月份的消费能力和保留成本水平存在相似性,如果“所属网格社区跨月时的分级区域发生变化,即当月网格社区的特征分级≠上月账期网格社区的特征分级,则该网络社区特征分级发生明显变化,可能存在某个业务场景的收入贡献或结算异常的情况,需要对网格社区抽取部分用户的收入贡献、成本明细数据进一步分析。

情况三:基于市场经营需要盈利的目标,如果“用户或网格社区落在没有盈利区域”,即用户或网格社区的特征分级∈没有盈利区域,则表明该用户或网格社区存在结算倒挂、漏结算、漏收入等风险情况,或存在融合业务的产品定价、结算规则和营销推广等不合理的情况,需要对用户或网格社区抽取部分用户的收入贡献、成本明细数据进一步分析。

为业务管理人员提供辅助运营数据支撑。由于用户黏性与用户实际需求是强相关的,当网格社区的分级发生下降(重点盈利—重要盈利—次要盈利—一般盈利—没有盈利)时,则表明可能存在竞品竞争或用户实际需求发生变化,需要及时调整营销推广策略,辅助运营策略建议如下(表4所示)。

表4 用户或网格社区分级的辅助运营策略

image.png

事实上,当网格社区的盈利贡献值发生下降时,业务管理员应进一步分析,通过调整运营策略,解决盈利贡献值下降的问题。计算公式为:网格社区的盈利贡献值(ARPPU)=网格社区总盈利金额÷网格社区总用户数。

通过Profit-Cost模型,以每月按用户或按网格社区的盈利贡献能力情况进行精细化管理,深入了解用户盈利贡献的驱动力,识别和管控收入风险,从“粗放”运营转化为“精细”运营,尽可能地提高每个用户或网格社区的盈利贡献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收入利润。

基于用户盈利贡献能力模型的运营商收入风控技术的优势

经过中国移动广东公司的实践发现,基于用户盈利贡献能力模型的运营商收入风控技术与传统的收入分析方式相比,具有以下优势。

第一,基于用户盈利贡献能力模型的收入风控技术可以及时发现结算倒挂、漏结算、漏收入等风险点,业务管理人员可以更快速、准确地了解用户的盈利驱动力和运营风险点,最终通过对融合业务的产品定价、结算规则和营销推广等进行灵活调整解决风险问题。

第二,从“粗放”运营转化为“精细”运营,尽可能地提高每个用户或网格社区的盈利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收入和利润。

综上所述,基于用户盈利贡献能力模型的运营商收入风控技术的应用及推广,有效助力运营商在用户多元化需求等融合业务市场推广中抢占先机,提高企业盈利水平,降低企业运营风险。同时,该技术的成功实践也会对运营商客户关系、业务产品的精细化管理等工作产生一定的借鉴意义。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