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数字化投资“首超”移动网,中国电信公布2023年投资新方向

作者:王禹蓉 程琳琳 责任编辑:程琳琳 2023.03.23 18:49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3月22日,中国电信发布了2022年度财报。中国电信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柯瑞文表示,2022年中国电信完成资本开支925亿元,未来的2023年中国电信计划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计划资本开支990亿元。

在营收同比增长9.4%的情况下,2022年中国电信资本支出也实现了同比增长,2023年更是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其中关于未来的投资方向,与往年相比有所不同。在总投资额稳中有升的情况下,网络建设规模逐步缩小,产业数字化收入进一步加大,产业数字化领域投资增加40%,并且产业数字化的方向也多元化,云改数转正在改变中国电信的投资结构,未来发力数字经济的势头明显。

5G投资有所收缩,产业数字化投资加大

从中国电信历年投资情况来看,2022年总投资规模稳中有升。2022年资本支出925亿,到2023年计划投资990亿元。

1679568758420027884.png

从具体的投资情况来看,产业数字化投资占比逐步提升,从5G网络建设初期的15.6%提升至29.3%,2023年更是计划提升至38.4%;而移动网投资占比从2020年建设高峰期的56.8%一路下降至34.6%,2023年更是下降至31.8%;宽带网投资稳中有降,其他基础设施投入维持平稳增长。

1679568787066014913.png

好钢用在‘刀刃’上。柯瑞文在业绩说明会上讲道,2022年中国电信基础业务和产业数字化业务实现双轮驱动,基础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拉动服务收入增长2.9个百分点,而产业数字化收入同比增长19.7%,拉动服务收入增长4.7个百分点,产业数字化收入占服务收入比超过27%,力争2025年占收比达到35%。

这也反映了5G建设已步入“成熟期”。5G建设已有三年,按照之前的经验已过投资高峰。Omdia资深首席分析师杨光讲道,目前产业数字化不但增长速度较高也被广泛认为是运营商的未来所在,加大投资力度是必然的。

如今产业数字化已成为运营商高质量发展的“第二增长曲线”。纵观近三年中国电信资本开支分配,产业数字化逐渐赶超网络建设成为资本开支中的“主角”,并在今年规划中首次超过了5G投资占比。

云改数转正在改变中国电信的收入结构,也促使其投入方向上发生结构变动,运营商正在加大力度拓展新兴业务。同时也因为5G、千兆光纤等网络进入成熟期,相关投入放缓,这样的投资模式将提高运营商的盈利能力。

 产业数字化将进一步深化

在产业数字化占比进一步加大的趋势下,具体投资方向也引人关注。“2023年,中国电信将继续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实施精准投资,培养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加大产业数字化供给能力,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邵广禄指出。

如何加大产业数字化供给能力?在业绩说明会上,中国电信表示,2023年投资将聚焦未来的发展,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产业数字化投资增加40%,其中算力投资195亿元,IDC投资95亿元。中国电信将加大云、IDC等产业数字化领域的投资布局,加快天翼云4.0多AZ能力和重点地区的边缘算力布局,支撑天翼云收入快速增长,按照国家“东数西算”和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布局,加大热点区域的投资和战略布局,巩固数据中心领先地位。

1679568892768006615.png

算力正在成为中国电信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以天翼云为例。2022年,天翼云收入达到人民币579亿元,同比增长107.5%。其中公有云SaaS+PasS收入增长132%。目前,天翼云历经十余年发展进入4.0全面商用阶段,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运营商云和国内最大的混合云,挺进中国公有云IaaS及公有云IaaS+PaaS市场三强,在云网操作系统算力、算效、边缘计算、云安全等领域处于业界的领先水平。在国计民生重点领域,规模拓展成效显著。

toB应用正在逐步走向深化。在5G行业应用场景方面,中国电信累计发展近15,000个5G 2B商用项目,其中2022年新增项目超过8,000个,充分释放垂直行业转型新动能。网络安全、大数据、AI、数字化平台等新兴业务逐渐成为产数发展的新动力。

重视科技创新,2022年中国电信全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2%,研发人员数量较去年增长46%,自研成果清单同比增长2.9倍,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持续的强化。

总而言之,近年来中国电信全面深入实施云改数转战略,将融云、融安全、融AI、融数字平台等产业数字化业务做成了加速增长的“第二增长曲线”的新实践,也将成为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方向。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