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网消息(CWW)2月26日,全球通信界年度盛会——巴展MWC24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开幕了。今年,由GSMA主办了近30年的世界通信展通过8个展馆接待了来自世界各地9万多名来访者。在“Future First”的主题号召下,今年大会最突出的三个主题分别为:全球火热的生成式AI简称GenAI、GSMA力推的Open Gateway(有点儿像咱们的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和设备商大力宣传的5G-A。
AI大模型
几乎所有展台上都有GenAI的内容,都打着大模型LLM的旗号。通信领域的应用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网络运维,另一个是手机上的App增添了AI功能,如文本、图像、视频内容的生成、智能问答、裸眼3D等。
但对用户体验有颠覆性的AI手机并没有出现。如果在展台上问题问深了,如用的哪家的LLM还是自研、商业模式是什么、算力资源怎么解决等,大部分的解说员都说不上来。
倒是在一些专业论坛或闭门会议上,各家会透露出一些信息。比如我参加的一个运营商闭门会议,沃达丰集团的首席战略官就介绍了他们对GenAI的思考,我觉得很有收获。如他总结到GenAI对运营商有四种类型的应用:1)生成内容,2)生成建议/推荐,3)回答问题,4)自主执行数字任务。我们可以根据行业和业务流程来选择应用场景。同时,沃达丰还总结了运营商开发大模型的四种方式:1)自研,2)采用第三方模型进行个性化开发和适配,3)委托第三方做个性化开发,4)直接使用第三方模型不做任何改动。参照这种方法论,我们可以针对选中的应用类型和应用场景,确定我们的模型开发方式,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内部团队、算力、成本、开发周期、数据样本、安全、可配置性等。
Open Gateway云平台
第二个内容就是大会主办方GSMA拉着运营商力推的Open Gateway,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有一半时间在讲这个内容。说白了就是让运营商把自己的网络服务,如5G的大带宽、低时延、广连接等能力,加上数据能力、算力能力等变成API,通过云服务的形式提供给应用开发者,集成到他们的应用中去。目前参与最活跃的是欧洲运营商像西班牙电信、Orange、德等,GSMA号称已经有全球47家移动运营商共239张子网签署了加盟协议。
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和集成了我们云大物智安链+网络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是一个概念。但就我们这几年来发展的经验来看,双跨平台固然重要,但行业客户更想要的还是5G专网模式的服务,需要的不是远程的云服务,而是设备本地化物理部署、自主管理的网络及数智服务。
就联通情况来看,我们90%以上的工业互联网收入来自于这第二种服务交付模式。其实在本届大会的议程安排当中,也有许多有关5G专网的内容,但很显然这并没有形成国外大部分运营商的共识与战略。他们更加关注的还是2C市场,纠缠的是与OTT的竞争和博弈。如果MWC能够吸引更多的行业用户,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需求,给予他们更多的话语权的话,情况可能会有所改变。
5G-A
5G-A是几家设备商特别是华为、中兴和芯片厂商如高通等力推的本届MWC的热点。细看各家介绍的内容,大部分聚焦在通感一体和无源IoT领域,有些把RedCap也囊括进来;而5G-A超低时延、超高可靠的URLLC场景,我们在长城精工和芜湖美的的试点项目几乎是唯一的案例。
2024年被大会宣传为5G-A商用化元年,相对应的R18标准也将在年中前冻结。而在高通的宣传中,第三代骁龙8通信基带芯片不仅已经搭载了原来X75系列就有的5G Advanced-ready的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现在更是将AI所需要的神经网络处理器NPU及图形处理单元GPU的功能也融入进来,为AI功能提供专属算力。看来AI电脑和AI手机的时代确实即将到来,在终端侧运行大模型,或在终端、边缘端及云端混合运行大模型已成为现实。
总体印象
每次展会都包括这样三方面的活动:展台、GSMA主办的各项论坛、各厂商机构组织的一些闭门会议。
去展台看的是各家的市场宣传能力(实力)和行业业务发展的趋势,但问不出多少战略、技术方案、商业模式等方面的信息。今年展台方面有几个有趣的现象:一是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都首次设了展台,移动的面积最大,一片红色龙年气氛,有800多平米,估计得花个上千万;电信的选位花了点心思,地段虽然偏了点儿在第四展厅,但卡在了开幕式主会场门口的必经之路,赚足了各大领导和要客们的眼球。
二是最有实力的展台还是设备商和运营商,聚集在位置最佳的123展馆,占地面积最大、内容琳琅满目;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他们大部分来自于欧亚,而美国的严重缺失。像AT&T、Verizon这样大的世界级运营商,一个只设了个小小的展台, 挤在了个不起眼的位置,在麦肯锡展台的后面;另一个根本就没见着,专门查了下大会手册,原来弄了几个迷你展位放在展馆外的走廊区域。倒是芯片(高通、英特尔)、软件(微软)、硬件(Dell、英伟达)等厂家的展台比较抢眼
除去走马观花式的展台和开幕式大会,其实想真正掌握了解信息还要去那些专业论坛和闭门会议。但很可惜,我们国内的代表团往往忽略这两个环节。所以建议以后可以提前了解这方面的议程,选派些即懂语言又会专业的人员背着任务定向参加这些活动,了解世界、了解行情。
这次巴塞罗那之行的心得是,如果拿国内的情况与国外比较,在5G和5G-A方面的建设与应用无论从规模还是深度中国运营商都走在了前列;Open Gateway我们会参与但更多的是观望;而GenAI尽管我们和全球运营商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司领导也很重视,但受制于中美关系,我们有许多先天不足,用不了国外的大模型,GPU算力缺乏。
再有美国也不甘在5G上的落后,期望卷土重来。这次大会上,美日澳等10国就宣布成立了6G技术联盟。同一天,由英伟达牵头的AI-RAN 联盟也宣布成立,旨在提高移动网络效率、降低功耗以及改造现有基础设施,从而为运营商在5G与6G的助力下利用AI释放新商机奠定基础。这两个联盟都把中国摒除在外,这就需要我们继续保持开放创新的心态,加强国际合作。这次Orange和西门子都应邀参加联通创新成果发布会,并做了主题演讲,这就是最好的佐证。
最后,今年大会的热点除去GenAI、Open Gateway和5G-A以外,其实还有Open RAN和可持续发展的Net Zero。在这些方面,应该承认我们目前的实践落后于国外的设备商和运营商,希望回国后有时间再讨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