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光纤赋能智算互联:敖立解析关键技术与未来趋势

作者:甄清岚 责任编辑:包建羽 2025.05.20 10:37 来源:通信世界网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信息通信网络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底座,其重要性愈发凸显。光纤通信网络作为承载各类信息传输的关键基础设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在近日举办的“智算时代光通信创新技术与应用发展论坛”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敖立在《新型光纤技术前沿与未来展望》的主题演讲中深入探讨了新型光纤技术的发展现状、趋势及未来展望,为我国光通信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路与方向。

image.png

智算中心建设加速,超低损光纤成互联主力

2024年,智算中心的建设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特别是在中国,政府和企业纷纷加大对智算中心的投入,推动其布局和建设的加速进行。敖立指出,在助力智算光互联性能提升方面,新型光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为超低损光纤的代表,G.654.E光纤已成为骨干长途的“主力军”。该光纤产业已经成熟,不仅具备大规模生产能力,且已全面进入工程应用阶段数据显示,2024年三大运营商光缆建设超过了5.8万皮长公里。G.654.E光缆共建设超4.9万皮长公里(含混缆),占比达83%。G.654.E光缆初具规模。

在智算互联场景中,G.654.E光纤展现出显著技术优势。敖立强调,该光纤不仅支持400G超长距干线传输,更能适配800G光传输系统,满足智算集群组网需求。例如,中国移动在哈尔滨数据中心完成基于800G OTN的104公里跨智算集群分布式流水线并行(PP)训练;中国联通在临港智算中心完成AI大模型300公里分布式协同训练;中国电信也在北京现网完成800G广域智联无损网络500公里长距互联分布式训练。他特别强调,该光纤可支撑未来5~10年单纤传输容量倍增需求升级,“我们不仅仅满足于400G,还有更高速率,G.654.E光纤具备天然技术的优势。”敖立说道。

空芯光纤与多芯光纤的应用前景与挑战

关于空芯光纤,敖立表示,其凭借超低时延、超长距离、超大容量等特性,已成为智算中心互联应用场景首选,其有望推动光通信系统实现突破性变革。

然而该技术产业化仍面临多重挑战,如技术瓶颈待突破,需解决光纤空间几何结构标准化和工艺稳定性,现网部署工程化等问题,未来3~5年为技术突破重要窗口期;应用试验和产业布局有待加速,国内三大运营商开展产业协同,积极开展传输试验和应用探索,前景广阔;标准化尚在研究初期。

此外,多芯光纤为光传输容量提升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多芯少模光纤成为单纤容量倍增的可行路径,2023年,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利用19芯单模多芯光纤实现总传输容量4.1Pbps光传输系统。2023年,日本NICT在欧洲光通信会议上报道了基于38芯3模的多芯少模光纤,实现22.9 Pbps光传输系统。2024年,长飞公司联合天津移动成功开展数据中心多芯光纤解决方案试点。而多芯单模光纤也助力海缆系统进入P比特时代,在海缆光通信和跨洋数据中心互联场景优先开展多芯光纤部署。

从G.654.E光纤的规模商用,到空芯光纤的实验室突破,新型光纤技术正引领光通信网络从“高速通道”向“智算底座”跃迁。未来,随着超低损耗、超大容量、超低时延、通感一体等技术的融合创新,光纤通信将不仅是数据传输的“管道”,更将成为支撑新质生产力的“数字基建神经元”。敖立呼吁,“高速光传输技术的突破,需要光纤光缆等底层基础设施的协同创新。希望未来光纤技术的发展能与光通信的发展融为一体,产业各方能够协同推进新型光纤技术创新攻关、产业生态发展、加速规模应用,支撑构建新质生产力。”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