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球AI投融资分析及2025趋势预判

责任编辑:王鹤迦 2025.04.09 07:57 来源:天翼智库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在技术突破与资本浪潮的共振中迎来爆发式增长,以AIGC为核心的创新生态重构了科技竞争格局。2025年1月,DeepSeek发布的推理模型R1在全球火爆出圈,引发了新一轮的AI投资热潮,标志新兴力量打破技术垄断。本报告通过回顾2024年全球AI投融资情况,解构中美在AIGC、技术层、基础层和应用层的差异化发展路径,揭示数字经济时代全球科技竞争力的重构逻辑,为把握未来AI产业发展趋势提供战略性洞见。

总体分析

1.1全球视图:AI融资规模创新高,四季度增势迅猛,十亿级事件是份额关键

从总量看,融资规模创历史新高,月度波动显著。2024年全球AI领域融资总额达5995.2亿元,较2023年增长超3000亿元,实现翻倍式增长。月度分布呈现“双峰结构”,5月单月爆发及第四季度集中放量。主要受CoreWeave、OpenAI、xAI等头部企业超大额规模融资事件影响。

从增速看,全年融资增速呈现“前低后高”格局。2024年1-12月AI领域融资规模同比增长113%,而前4个月融资同比下滑23%,主要受宏观经济环境制约(美联储加息周期延续)与资本蓄力待发(主权基金与产业资本AI预算集中在下半年2)影响。

从份额看,融资事件头部效应持续加剧。2024年AI领域融资中十亿级融资事件数量占比8%,但金额占比81%,平均单笔融资额75.5亿元(2023年为53.6亿元)。Top10融资事件占总额50%,其中OpenAI/xAI/Anthropic三家头部企业占比69%。头部企业通过算力/数据垄断(如Copilot、Gemini垄断用户交互数据)与生态绑定(OpenAI通过Azure独占协议锁定50%云算力)构建护城河,而主权基金与产业资本的避险逻辑3进一步固化“强者愈强”格局。

从融资轮次看,融资阶段数量呈金字塔型结构。2024年早期融资(天使轮到A轮)事件数量占比63%,比2023年上升了5pp,早期融资活跃度显著提升。本质是资本规避中后期高估值泡沫、主权基金长线布局4等影响。战略投资“量价齐跌”,融资事件数量占比下降6pp,金额占比下降18pp。主要因巨头转向自研,如微软/谷歌等将AI投资70%转向自有实验室(Microsoft Research、Google Brain),外部并购额大幅下滑。

1.2中美博弈:中美AI融资份额差距加大,独角兽培育断层延续

在投融资方面,中美保持双寡头格局,但分化态势加速演进。2024年美国AI领域融资份额78%(中国14%),份额差从2023年的2.5倍扩大至5.7倍,可能源于硅谷风险资本投资活跃,如YC S24期AI项目占比达到创纪录的74%,a16z AI领域投资份额由2023年18%跃升至57%。两国在融资结构上呈现出显著差异:中国以事件数占优形成融资矩阵,单笔均值1.2亿元(美国15.5亿元);美国则通过资本集约化运作,以更少事件聚集巨大融资额。反映了中国依托应用场景驱动的生态化布局,美国则聚焦底层技术突破的资本重仓策略。

在独角兽培育方面,延续“美国主导、中国承压”的格局。2024年全球新晋108家独角兽中,AI领域33家(占比30.6%)。美国以新晋25家绝对领先,中国仅新晋3家6。存量独角兽市场呈现极致二八效应:2024年以来,全球500强AI独角兽融资1837亿元(占AI融资总额25%),美国企业占据86%的份额,中国仅占比8%。从增量到存量的全面落差,映射两国在硬科技赛道的资本配置逻辑: 美国通过“原始创新+垄断投资”锁定技术代差,中国则面临应用层创新的估值天花板与底层技术的资本荒双重挑战。

AI细分领域维度分析

2.1 AIGC:DeepSeek爆火出圈后,中美AIGC企业融资出现分化

2024年,AIGC领域融资金额在人工智能占比为56%,是人工智能领域最热门的方向。2025年初,DeepSeek凭借技术突破迅速崛起并引发全球关注,美国AIGC企业融资热度不减反增,融资金额占比提升至61%。如1月谷歌向Anthropic追加20亿美元投资,并提供云服务等基础设施支持,深化技术合作、加速场景落地。对比来说,中国AIGC企业融资金额占比却有所下滑,降至32%,AI行业的重心正从“造大模型”转向“用好模型”,李开复认为投资人几乎不再下注更多、更贵的底层模型公司,更愿意投资AI应用、消费者应用、AI基础设施类型的创新企业。国内AIGC赛道“六小虎+DeepSeek+大厂”格局定型,后续融资将更多依赖国有资本。如2025年3月以来智谱AI已接连获得杭州、珠海和成都三地国资的战略投资,可持续发挥其政企端优势,带动地方AI全产业链生态发展。

2.2AI技术层:国资合作入场,破解技术创新周期长融资难题

AI技术层企业涉及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及深度学习等基础技术开发,具有长周期属性,相比应用层更难满足资本快速商业变现需求,全球AI技术层融资金额在人工智能占比仅为4.46%。

国资系基金作为耐心资本,风险承受能力更强,能适应高科技企业的成长周期,为其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平台支持,有助于初创企业持续进行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2025年以来,北京、浙江、江苏、广东等地国资深度参与AI技术层投资,投资次数与2024年整年相当。国有资本更注重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以及AI技术赋能本地优势产业的协同带动作用。例如,厦门渊亭科技自研机器学习、知识图谱等领域的核心技术,专注认知决策智能赛道,深耕国防领域,已跻身国防智能民企第一梯队。2024年5月,公司获得融资4亿元,厦金创新、福建省电子信息、国家战新产业基金、重庆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等多家政府基金参投,本轮融资后公司外部股东中,国有基金占比超70%。

2.3AI基础层:中国力图补足芯片短板,美国正加速构建算力城墙

在AI基础层投资中,中国在忙于补足芯片短板。2024年以来,中国AI基础层投资事件中有近一半(44.6%)投向芯片研发企业,投资规模超过50亿人民币。这反映出在美国持续加紧芯片出口限制背景下,中国正力图通过加大投资力度,补上芯片短板。

从投资规模看,美国正加速构建算力城墙。中国在AI基础层的所有细分领域都落后于美国,尤其是在云计算及算力服务领域,美国投资力度远超中国,美国正加紧大力修筑算力城墙,以巩固人工智能竞争优势,如美国云基础设施供应商CoreWeave获得两次近百亿美元的大额投资。

2.4AI应用层:除自动驾驶和无人设备外,中国热衷医疗及机器人应用赛道,美国偏好安全服务和编程开发

在AI应用领域,自动驾驶和无人设备获得中美两国共同青睐。美国在AI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的积累深厚,为自动驾驶和无人设备提供技术基础,如2024年10月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商Waymo公司获得了由其母公司Alphabet领投的一笔达56亿美元的融资。中国则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轮驱动下,快速推进技术产业化应用,如2025年2月中国的新石器无人车公司获得10亿元投资。

除自动驾驶及无人设备外,中国更热衷于医疗健康和机器人赛道,而美国则更偏好安全服务和编程及开发领域。反映出两国在AI应用领域的不同侧重和发展路径,同时也塑造两国AI应用层不同的发展格局和创新重点。

未来发展趋势

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竞争格局呈现出“美国控技术、中国抢场景”的二元态势。美国致力于巩固其在全链条创新中的霸权地位,而中国则通过在垂直领域的渗透,实现了局部突破。进入2025年第一季度(截至3月23日),全球人工智能领域融资额达到1448.5亿元,同比增长率高达314%。通过对该季度融资事件的深入分析,总结国内人工智能投融资市场的三大发展趋势。

趋势一:国资接棒成为AI产业发展重要驱动力。数字经济背景下,“国有资本+产业资源+AI技术”的战略协同有望成为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常态。国务院办公厅2025年1号文件出台《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3月国家发改委主任表示将设立创投基金,带动地方资金、社会资本近1万亿资本,加速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创新发展。

趋势二:中国芯片技术突破和大模型技术创新引发算力需求持续增长。一方面,随着中国在芯片研发领域投资力度加大,中国在高端芯片的研发以及先进制程芯片制造技术的突破,被压制的算力需求逐渐释放。另一方面,DeepSeek开源模型高性能、低成本的优势,大大降低大模型技术的应用门槛,将有效扩大算力市场需求。目前,头部大模型厂商已经开始加大算力投入。2025年3月,OpenAI与云服务提供商CoreWeave达成价值近12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并计划入股该公司。

趋势三:应用层面新兴的AI技术将持续推动行业创新。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演进,智能体等技术创新将不断推动各行业应用创新,在交通、制造业、医疗、安全等高确定性赛道形成新的商业模式和业态。例如,在交通领域,智能体可以实现智能调度和自动驾驶等,为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