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VBSCRIPT" CODEPAGE="936"%> 华为中兴大打价格战又如何?--要闻--通信世界网
观 察   研 究    批 评   推 介   运 营 观 察    制 造 业 观 察    监 管 论 坛    SP 观 察    手 机 论 坛

首页 >> 今日评论 >> 要闻 >> 正文
华为中兴大打价格战又如何?
2007年12月17日 11:16 通信世界网 评论()
作 者:耶兰特

    著名咨询公司Gartner近日发布的《2007年上半年全球无线通信设备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07年上半年全球无线通信设备市场新增商用合同环比下降64%,降至188个。不过中国通信设备企业正在全球市场持续扩张,其中,中兴通讯获得全球33%无线通信设备新增合同即62个,位居行业第一,华为获得了13.3%,位居第四。综合起来华为、中兴两家通信企业已经拿下了接近五成的新增合同。但在Gartner看来,一直到2011年,全球无线通信市场的投资会继续下降,而导致设备商利润下降的原因是,“新兴市场的价格竞争,而这主要是由中国公司驱动”,矛头很明显指向中兴和华为。

    其实,华为和中兴在很早以前就开始被批评拉低了整个行业的利润,因为它们在国际电信市场中采用了低价竞争的策略。这种声音时至今日都没有消停过,特别是每当它们取得了较为突出的业绩的时候,这种声音就会变得大声起来。笔者不禁为这两家企业叫屈,毕竟价格战本来就是一种极为正常的市场竞争手段,为何会有如此多的声音质疑华为和中兴呢,而且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声音都是来自国内。

    众所周知,在国际电信市场上,诺基亚、爱立信、摩托罗拉、阿尔卡特、北电、西门子和朗讯等西方国家的电信企业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华为和中兴要想走出国门拓展海外市场,如果不以低价为先导,难道一开始就能靠品牌来吸引用户?毕竟它们两家公司不管是在品牌还是在服务上都一定的差距都暂时不能与国外同类企业相比,打价格战也情非得己。如果真的有其它更好的方式争取市场份额,华为和中兴又何苦牺牲利润以赢得用户的青睐?

    我们应当清楚地认识到,西方电信企业从来都不甘心电信市场的丰厚利润为他人所分享,对新兴的中国电信厂商抱着极大的戒心。要知道,这些企业为了阻扰华为和中兴在海外的扩张,不断地通过游说甚至造谣制造舆论,来对其它国家的政府的政策施加影响,进而达到排斥中国企业的目的。结果因为“安全问题”,华为和中兴在很多国家都遭遇到了壁垒,而西方企业倒是很少遇到类似麻烦。

    西方企业根本不希望华为和中兴参与到国际电信市场的竞争中来,它们妄图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牢牢地把持和垄断市场,特别在发展中国家,以达到最大化地谋取利润的目的。想当年我国的民族彩电业还没有兴起的时候,外资品牌的彩电产品定价颇高,谋取的近乎是暴利。手机行业也是如此,后来国产手机出现后,国外品牌才在价格有所下调。当然,通信设备市场也是由于华为和中兴的存在,让国际电信设备商再也无法从中国市场中赚取高额利润。

    通信设备价格的下降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由于市场变化,毕竟随着话费的下降,电信运营商们的压力增加,开始不断地削减开支,对成本的控制越来越严格,自然希望能够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相关设备。西方电信企业终于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它们想方设法地通过在远东生产、外包生产、采用较廉价的零部件等方法降低了成本,在产品价格上与华为和中兴的差距已经大为缩小。“以前的价格差距高达70%到80%,现在降到了20%”。相信现在它们已再也没有了任何理由指责中国企业打价格战了。

    自加入WTO后,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就成了一种历史的必然。但毕竟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的历史并不长,只有二十多年市场经济运营经验的中国企业在国际化方面的优势与国外企业相比相差甚远,现阶段的主要任务自然是开发国际市场。在这个时期,以价格优势迅速获取一定的市场份额和成长空间是必须的。但是随着品牌知名度的提高,中国企业逐渐在国际市场上站住脚跟,届时自然不会只靠价格来竞争。

    (本文系通信世界网今日评论专栏稿件,谢绝转载,刊登只为传播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

编 辑:高媛
相 关 新 闻
关键字搜索:华为  中兴  通信设备  
[ 本站暂时关闭评论 ]
作 者 资 料
耶兰特
长期关注中国及世界信息科技产业的发展,公开发表过多篇行业分析和产业评论文章。
周 新 闻 排 行 榜
特 约 评 论 员
责任编辑:高 媛 投稿信箱:pinglun(@)cww.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