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VBSCRIPT" CODEPAGE="936"%> 另眼看TD之对展讯上市的马后炮--要闻 -- 通信世界网--专注于ICT领域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观 察   研 究    批 评   推 介   运 营 观 察    制 造 业 观 察    监 管 论 坛    SP 观 察    手 机 论 坛

首页 >> 今日评论 >> 要闻 >> 正文
另眼看TD之对展讯上市的马后炮
2007年7月20日 13:16 通信世界网 评论() 阅读:
作 者:百坡

    在投资者眼里,TD不外乎3G的一项技术标准,可以说是资本市场一个过时的、已经被抛弃的古董概念;华尔街的投资者多年前甚至就已经在3G上载过了跟头。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绳,可以说,在华尔街投资者的眼里,TD的概念不仅没有为展讯加分,甚至还拖了展讯这个“中国概念股”的后腿。可以说,展讯上市,无疑是国际资本市场的对“中国3G概念”的一盆冷水。

    从这盆冷水中,我们不难看出国际资本市场内心中对“中国3G概念”是一种“中性甚至有些负面”的评级。这种“中性甚至有些负面”的评定一方面来自于资本市场对中国新兴企业在已经竞争激烈的半导体产业和无线芯片产业里能否取得后来优势的怀疑,另一方面也是国际资本市场在对TD发展前景仍然不确定的疑惑中对中国政府暧昧的TD政策给出的有限的政策性溢价——虽然不多,但毕竟认购完毕,没有破价发行。

    启示

    就像华尔街媒体报道的那样,展讯首先是一个中国的手机芯片公司,其次才是一个研发TD芯片的公司。尽管如此,展讯在这个时候的上市,对国内TD产业链的还是有一些启示意义的。

    对于那些已经进入TD产业链里,并正在为技术成熟度、专利谈判、网络运营、成本控制、后续资金投入、客户定位、未来技术演进等难题而挣扎的企业们来说,展讯的上市远远不是他们目前最需要的那一剂“强心针”——目前展讯的现金流和利润完全来自于GSM/GPRS芯片,而这种情况短期内不会有所改观。展讯的这种独立于TD的独特的盈利模式和融资模式似乎对他们毫无指导意义。可以说,展讯上市对于展讯的下一步的生存、创业团队的认可、VC的退出的实际意义远远大于对中国TD产业融资和退出的示范意义——展讯的上市甚至让TD企业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他们的上市计划和融资预期。

    在TD阵营中,不乏整天只把TD放在口头和纸面上,开口民族产业闭口伸手国家投入,不悉心钻研市场,把“将政策前景转化为资本市场溢价的企图”作为公司终极目标的“政客”公司。展讯在上市之前从WCDMA到GSM/GPRS再到TD曲折的“芯路历程”,无疑给这类公司树立了一个完美的正面榜样,希望他们走好。

    对于正在观望是否进入TD或随时准备见风使舵跟进TD的企业来说,展讯正好是一个绝好“TestCase”:既然已经上市,就要面对来自资本市场对于持续盈利和持续增长的巨大压力,TD如何帮助展讯下一步发展,应对这种实际压力将是这些企业决定观望多久和何时跟进的一个决策依据。

    展望

    无独有偶,对于展讯的表现,不由得让人联想了同样是在美国上市,同样是中国概念,同样来自无线通信市场的德信无线。德信无线2005年登陆纳斯达克,挂牌首日股价就下跌了5.83%,从此股价一直阴跌不断,日前已下探至5美元附近。同样,时至今日,上市还不足一月,开盘的钟声还在耳边,展讯的股价却也走出了震荡下跌的行情——国际资本市场对中国本土企业在激烈竞争的手机市场能否有突破的疑虑之心,可见一斑。

    在回到TD概念上,在各方助推之下,TD商用日趋临近,TD能否能真的如很多人期望的那样,带领本土民族产业,改变国内移动通信的竞争格局,将愈加的扑朔迷离。仅仅以展讯的IPO和不到一个月的股市表现就认定国际资本市场对TD的未来会一直坚持那种“中性甚至有些负面”的评定甚至怀疑整个TD产业链的未来表现也远远缺乏说服力。但关起门来永远“鼓捣”不出未来,TD终究要面对势利的投资“公婆”和挑剔的市场用户,究竟结果会怎样,让我们充满期待,理智地。

编 辑:高媛[1]  [2]  
相 关 新 闻
关键字搜索:TD  展讯  3G  
  [ 发 表 评 论 ]     用户昵称:   会员注册
 
作 者 资 料
百坡
信息和通信(ICT)行业的观察者,MBA,热爱理性、建设性的文字,愿以理性、建设性的态度与朋友们交流观点。 联系方式: top.points#gmail.com,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toppoint
周 新 闻 排 行 榜
特 约 评 论 员
责任编辑:高 媛 投稿信箱:gaoy(@)cww.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