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VBSCRIPT" CODEPAGE="936"%> 无线互联网的春天快到了吗?--观察--通信世界网
观 察   研 究    批 评   推 介   运 营 观 察    制 造 业 观 察    监 管 论 坛    SP 观 察    手 机 论 坛

首页 >> 今日评论 >> 观察 >> 正文
无线互联网的春天快到了吗?
2008年2月28日 13:03 通信世界网 评论()
作 者:耶兰特

    【笔者系通信世界网今日评论专栏作者】

    尽管无线互联网的前途无限,但近些年的发展一直都不顺利。众所周知,在过去的两年中,由于运营商的资费政策调整的影响,整个行业的并没有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生机。不过,进入2008年后,情况将有所改变,因为随着北京、天津、沈阳、深圳、秦皇岛、厦门、上海和广州等8个试点城市的TD-SCDMA网络即将投入试运营,离3G正式商用之日已经不再遥远。也许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近日阿里巴巴集团旗下两大子公司——淘宝网、支付宝联合宣布进入无线互联网市场,一时在业界引起极大的反响。种种迹象表明,移动互联网的春天可能就要来临。

    CNNIC发布的第21次中国互联网报告显示,截止2007年12月31日,我国手机网民数达到5040万人,已经占到总体网民的近1/4。而国内手机用户数量高达5亿多的现状,更是让大家对移动互联网的明天充满信心。虽然从长远来讲,移动互联网会与传统互联网的融合,但是由于手机的使用同电脑相比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再加上移动运营商的支持,我们可以判断,至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移动互联网会作为一个相对较为独立的产业而存在。分析人士指出,无线互联网的优势在于借助便于携带的手机终端来传递信息,一方面有益于点对点的传播和精准营销,另一方面又具有一个庞大的潜在用户群,再有就是具有用户24小时随身写到传播终端的特点。这就决定了个无线互联网产业能在某种意义上独立于传统互联网,进而获得突破性的发展。

    当然,我国移动互联网目前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从基础网络上讲,2G的网络速度过慢,使用费用过高,把大量的手机用户拒之门外,对于产业的发展极为不利。从移动互联网用户来看,当前阶段的低年龄、低文化和低收入的用户群体消费能力非常有限,根本无法支撑起无线互联网企业的获利空间。而手机终端的不易操作,导致个人信息既难以快速通过终端进入整个网络,也不便于用户从网络中获取信息,这很明显地影响到了广大手机用户对移动互联网的青睐。这些问题,不仅仅是3G的推出就能迎刃而解的,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和发展阶段。根据业内专家的观点,无线互联网要想基本解决以上几个问题,至少需要2-6年的时间才能完成。“中国互联网应用经过了10年的培育和成长期,而我判断,无线和移动的应用也要经过7-10年的积累,这个积累期的前三年已经过去了,到了正中间的时候。”一家移动互联网企业的CEO如是说。

    不过,尽管现阶段的移动互联网有着诸多不利因素,但仍然是企业进入这一领域的最好时机。专业人士认为,“3G铺开的面也越来越广,相对技术也比较成熟,目前整个基础设施铺设也相对比较完整,未来两年,无线和移动应用将达到一个高峰,也将是新的无线和移动行业应用的投资热潮。”事实上,无论是移动电子商务,还是移动搜索,以及其它种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应用,都没有形成传统互联网领域中的那种寡头垄断现象,这就给予了新兴企业大量的发展机会。一些先知先觉的企业,已经充分意识到了这一点,手机老大诺基亚的“移动互联网”转型就是很好的例子。当越来越多的企业介入移动互联网领域之时,移动互联网的春天也就悄然来到了我们身边。

    (以上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仅限于合作媒体,转载请注明来源“通信世界网”及作者“耶兰特”)

编 辑:高媛
相 关 新 闻
关键字搜索:无线互联网  
  [ 发 表 评 论 ]     用户昵称:   会员注册
 
作 者 资 料
耶兰特
长期关注中国及世界信息科技产业的发展,公开发表过多篇行业分析和产业评论文章。
周 新 闻 排 行 榜
特 约 评 论 员
责任编辑:高 媛 投稿信箱:pinglun(@)cww.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