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评论 >> 今日评论 >> 正文
 
开放电信业实验大于实际意义
http://www.cww.net.cn   2013年10月16日 10:53    

2013年9月29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在这一天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成立,各界评价的积极意义不亚于当年的深圳经济特区挂牌。除了在自由经贸方面迈出重大步伐之外,电信业界一直关注的“面向国际电信运营商开放中国通信市场”的议论,在上海自贸区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甚至有观点认为上海自贸区将成为国内电信市场第一片国际开放的“试验田”。笔者认为,目前上海自贸区部分开放电信业务市场重在“试水”,当前的实验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缘由如下:

1、合理解读相关政策

随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自贸区方案”)的公布,之前业界猜测的开放电信行业市场实际上并未在方案中得到充分体现。根据方案的规定,“在保障网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允许外资企业经营特定形式的部分增值电信业务,如涉及突破行政法规,须国务院批准同意”。由此可见,就方案中与电信行业开放的条款的解读关键在以下三点:

首先,“保障网络信息安全”是外资企业进入的大前提。由于意识形态和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使得部分外资企业在中国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保障网络信息安全就意味着必须严格接受国内业务主管单位和公共安全监管单位等相关机构的监管,某一些业务、服务、企业运作机制、管理流程界面等都必须依照中国的法律法规进行适当修改、限制、删减或增订,这对于部分外资企业来说是较难适应的。在全球市场叱诧风云的谷歌在中国不得不选择逐渐“淡出”,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由于这种影响所致。

其次,即便外资企业能够在满足网络信息安全的条件下进入市场,所能够经营的也仅限于“特定形式的部分增值电信业务”,这与之前部分观点认为的“可经营基础通信业务”、“消费者有了第四家运营商可选择”有较大出入。实际上,在中国经营基础电信服务并非朝夕之功。中国幅员辽阔、地势复杂,自建网络运营几乎没有可能,而通过向现有的三大电信运营商租赁基础网络资源进行虚拟运营的可行性也不高,毕竟国内电信运营商的虚拟运营项目也处于探索起步阶段,从风险可控性的角度,在尚未成熟的现阶段与国外企业进行合作显然不是三大电信运营商的最佳选择。因此,通过增值电信业务进入变成了更为可行的选择。

最后,方案中并未将外资企业所能够经营的资格限死,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可“涉及突破行政法规”。也就是说,在经过了一定阶段和范围的试验和探索之后,外国企业也完全有可能可以进一步以增值电信业务为切入点来扩大业务规模,或是以上海自贸区为跳板来进一步扩大经营地域范围,甚至从业务性质上进一步深入电信行业。但方案中也明确了要想突破“须国务院批准同意”,也就是说突破起来并非易事。

综上所述,上海自贸区对国外企业经营增值电信业务的指导意见,在一定程度上只是借助上海自贸区的开放作用对国外企业在中国大陆部分运营电信业务进行试水,尽管主要还是实验意义层面的开放,但实际上对于探索今后电信业务国际化(包括国际先进业务引进国内、国内业务借助上海自贸区跳板冲击国际市场两个角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上海自贸区也可能成为电信行业的“深圳特区”。

2、把握趋势、赢取未来

尽管上海自贸区仅仅是开放“特定形式的部分增值电信业务”而非“基础通信业务”,但增值电信业务的未来发展前景却不容小觑。

首先,当前移动互联网市场的整体发展速度飞快。从移动互联网三大关键驱动因素“网络”、“终端”和“市场”的角度分析,中国移动已经率先启动4G网络的实验网建设,实际上中国移动所建设的TD-LTE“实验网”是完全依照商用网的标准来进行规划建设的,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的4G网络建设也已经陆续摆上台面;终端方面,谷歌Android和苹果iPhone两大阵营的角逐使得终端市场的成熟度在不断加快,终端的性能和性价比不断提升。在这两个因素的作用下,市场对移动互联网应用和服务的需求将会持续高涨。国外先进企业在这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并有机会借此打开中国这个巨大市场的空间。

[1]  [2]  
关注通信世界网微信“cww-weixin”,赢TD手机!
来源:通信世界网-通信世界周刊   作 者:陈亮编 辑:于光媚
分享到:
       收藏   打印  论坛   推荐给朋友
关键字搜索:自贸区  
猜你还喜欢的内容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相关新闻
即时新闻
通信技术
最新方案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