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市场咨询 >> 咨询公司专栏 >> 易观国际 >> 正文
黑莓业务在中国市场推广应加速本土化进程
2007年10月31日 11:35    通信世界网    评论()    
作 者:易观国际 张燕玲

    近日美国智能手机生产商RIM宣布,该公司已经与阿尔卡特-朗讯签署了在中国经销黑莓的协议。根据协议,RIM将在中国销售首款黑莓手机8700。

    易观国际认为,此协议的签署为黑莓手机进入中国奠定了基础。但就目前的国内市场而言,黑莓业务在欧美市场的成功还无法复制到中国市场。

 

    首先,黑莓业务在中国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力。从业务本身的功能看,黑莓业务并不具备对同类业务的可替代性。目前除了联通的“红莓”业务外,针对企业级市场的优莓手机邮件服务将对黑莓业务的推广构成威胁。而中国移动对自营业务的大力推广也将使其自有手机邮箱业务不断蚕食黑莓业务的市场份额。易观国际认为,在仅局限于少数高端用户的定位中,并不具备资费优势的黑莓业务很难与本土竞争者进行抗衡。

    其次,黑莓手机进入中国将受到水货黑莓手机和现有智能手机的冲击。目前水货黑莓手机已抢先登录中国市场,在大量翻新的水货黑莓手机中,难以保障的质量和售后服务将使用户对黑莓业务的认知和体验大打折扣。同时诺基亚、摩托罗拉、多普达等老牌智能手机所具备的手机邮箱功能也将削弱黑莓手机的竞争优势。易观国际认为,正品黑莓手机市场份额的增大以及用户间的口碑相传是实现黑莓业务规模商用的关键,在老品牌智能手机和水货黑莓手机并存的国内手机市场,黑莓将面临严重的“水土不服”。

    对于RIM:

    RIM应加速产品的本土化进程,通过黑莓业务以及黑莓手机功能、外观设计、市场推广和售后服务的本土化提高用户对黑莓的广泛认知。同时RIM还应进一步细分用户市场,从单一的邮件服务扩展到其他增值服务,增强用户的使用黏性。在细分业务的基础上,RIM可联合中国移动制定多种优惠的资费套餐,改善黑莓业务在中国市场“曲高和寡”的尴尬局面。从长远发展来看,RIM还应扩大合作范围,吸引众多厂商加入,通过规模化生产进一步降低成本以吸引更多用户。

编 辑:高媛
关键字搜索:黑莓业务  RIM  
  [ 发 表 评 论 ]     用户昵称:   会员注册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