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新闻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国电信市场结构与有效监管研究》摘要
2007年12月24日 09:52    腾讯科技    评论()    
作 者:体改所

    电信资源结构的第一个层面在经过历次产业调整和升级后,并没有如市场结构一样呈现失衡的情景。本报告认为,这恰恰是通信产业与其它产业最大的不同点。

    电信资源的第二个层面,即准入许可及码号资源在电信技术趋于融合性发展的阶段却因分配与使用的不平衡而直接破坏了市场结构关系。表现为全业务经营在中国电信运营市场的非普遍性,至今尚无一家固网运营商拥有经营移动业务的权力。牌照发放的行政性,使电信资源的分配既缺少公平,也失去有效竞争性,同时,使监管要素严重缺失。

    仅从当前局面看,实现资源结构平衡的出路从理论上讲有如下四条:

    第一,目前,固网依靠电信资源寻求发展的最简捷的办法就是拥有移动业务牌照,全球90%以上的固网运营商均选择了这种办法,移动业务与固网的捆绑,使固网的传统优势在短期内演进为全新的业务模式,并最大可能地使传输网、接入网实现最优组合,使固定网体系下的互联网业务与移动互联网业务充分融合,实现带宽、传输速率、视频和多媒体业务、IPTV相关业务的综合发展,并最终通过多种新业务、延伸业务的发展,分解和消化业务转型成本,建立更为合理的资费体系。但是在中国,固网运营商争取移动牌照的努力已历经多年,3G发牌也远近模糊,而固网业务的延伸同时受到监管政策和移动公司的挤压,因此,虽存在良好的发展空间和转型基础,但具体的业务突破却步履维艰。

    第二,对固网而言,另一种不被移动全面替代的办法就是发展无线市话(所谓固话的延伸业务,包括:PHS、SCDMACDMA450),但从国家技术进步的整体战略看,无线市话并未列为应发展的战略型通信技术,主要被理解为是固网寻求移动通信的"胡志明小道"。在2006年PHS用户达到9800万用户后,随着移动运营商资费的快速下调和各种套餐的推出,PHS的资费优势快速下降,至2007年6月底,PHS有效用户已不足8500万,且呈进一步下降的趋势。由此,固网运营商虽期望以PHS的发展弥补固话语音业务的下滑,但在整体收益递减的情况下,对PHS网的完善严重缺乏投入,使固网依赖于语音延伸业务弥补收入递减的愿望开始破灭。

    第三,固网依靠资源条件发展的第三条路径就是鼎力发展宽带业务,而事实上,固网前两年似乎已倾囊加大在宽带上的投入。但是至2007年,受上市公司财务指标的牵制,固网在宽带的投入已显现出力不能支,其中,中国电信的投入尚有一定的资本支撑,而中国网通的本地网已在许多地方因缺少基本建设投资,使相当数量申请小区宽带或ADSL的用户被拒之门外。

    第四,今天,固网运营商的最后一线希望寄托在IPTV的发展上,但国家对IPTV的政策与管制体系的障碍至今不能突破,所谓的三网融合对固网而言仍处在海市蜃楼的状态。

    第二类电信业总量结构

    总量结构同样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各个运营商在电信业总体市场中所占有的份额,包括:市场占有率、规模比例、用户比例、人员比例、收入比例等;第二个层次是指不同的电信业务在电信业总体发展中所占的比例,如:移动通信所占的比例、固网收入所占的比例、新业务所占的比例等。

    在总量结构中,资费的变动趋势更具有现实性,其对总量结构特别是收入结构的影响甚至具有关键性作用。

    第三类电信业竞争结构

    第一,资源使用效率或转化效率。

    第二,资本收益率。

    第三,新业务增长的速度与传统业务增长速度的比例。

    第四,市场渗透和市场融合能力。

    第五、研发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比例。

    第六、对外合作能力。

    第七,在资源和其他条件同等的情况下,某一运营商运营收入和市场规模增长的水平。

    第八、对市场的控制能力。

    第九、对各种市场要素的整合能力。

    第十、政府部门管制政策的协调能力。

    第四类存量结构

    存量结构更多反映的是一种静态状况,是指在同一时段内不同运营商发展的规模、收入、市场占有、人员水平的结构。

    第五类增量结构

    由于未来的电信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是新业务的结构,包括电信与互联网融合所形成的新的服务体系,包括三网融合所形成的电视业务与电信业务的融合所产生的新媒体业务,以及由于技术的高速进步,利用智能网所形成的低资费、高传输、低成本的新型服务,所有这些增量业务对传统电信结构特别是对存量结构的冲击将是不可避免的,要考察未来的电信市场,对增量结构的深层分析不仅重要,而且也是一条有效、可行的科学途径。

    第六类电信业发展结构

    所谓发展结构,是指电信业不同发展方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

    第七类电信业内部结构

    是指某一运营商内部产品结构的关系。

    二、关于垄断与有效竞争的一般理论

    (略)

    第三部分 对当前市场结构的分析与判断

    一、从宏观发展环境看电信业微观的结构失衡

    本报告认为,我国在电信市场发展过程中宏观管理与调控手段的体制缺位,才是电信市场结构失衡的核心问题,而中国移动一家独大,垄断市场收入,在规模、资费方式等方面打压竞争对手等,被看作是中国电信业市场结构失衡的最现实成因。同时,本报告认为中国移动对竞争对手的打压及部分不正当的竞争手法确实是导致结构失衡的重要因素,但是,如果仅从这一点出法来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显然是在用传统的计划经济手段来管理市场。在此,本报告认为对中国移动不能简单的以垄断一言概之。

    中国移动之所以形成今天的发展状况,包括两大类因素:

    第一类,中国移动自身发展的因素。

    第一,与中国移动的发展战略明晰、准确是密不可分的。

    第二,与中国消费者对电信产品的需求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三,与按市场经济的手段和规则创建"核磁力中心"及"鱆鱼式的扩张触角"密不可分。

    第四,与中国移动充分利用国家赋予他的政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第五,与高质量的人才结构密不可分。

    第六,中国移动的超高速发展与近几年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第二类,中国移动形成垄断的弊端。中国移动之所以能够形成垄断地位,除了自身的经营能力以外,也是诸多体制问题造成。

[1]  [2]  [3]  [4]  [5]  [6]  编 辑:赵宇
关键字搜索:电信市场  
  [ 发 表 评 论 ]     用户昵称:   会员注册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