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列表 >> 正文
探营飞信“独立”:中移动渴求移动互联网
2008年4月8日 08:03    新浪科技    评论()    
作 者: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云辉

    活跃用户从0到1281万——这是中国移动的飞信业务商用半年后交出的答卷。

    对于中移动这家全球最大移动运营商而言,飞信业务或许只是其迈向“移动信息专家”彼岸的众多路标之一,类似或小心或决然的尝试还包括手机报、手机广告等。事实上,这一旅程可以回溯到1995年,当时中移动推出了第一项增值业务——短信。

    现在的问题是,中移动会沿着怎样的路径,迈出自己通信网络和互联网业务融合的下一步?

    “我们需要互联网疯子。”中移动董事长王建宙清醒地知道,对于中移动的移动互联网战略而言,“资金不是问题,我们还要改善培养互联网人才的机制”。

    而记者获得的最新消息是,中移动已经迅速做出响应。“中移动即将成立独立运作的子公司,负责移动互联网业务运作。”4月5日,消息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

    移动互联网独立运营

    “子公司的定位甚至从命名就可以看出来。”上述知情人士称,中移动成立的独立运作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子公司,可能会直接命名为“移动互联”,并由中移动市场部、数据部有关管理人员挂帅,“成立后,中移动的很多移动互联网新业务都会由公司具体运作。”

    对此,中移动综合部人士表示,目前尚未收到相关消息。

    不过,据上述消息人士透露,中移动该子公司其实已在最后筹备中,如无意外,将于今年4月中旬挂牌。

    这意味着,中移动的移动互联网战略将再进一步,即获得相对独立的运营平台,以更加灵活的业务方式运作。

    有业内人士认为,对于中移动来说,将互联网业务拆分出来成立独立的子公司,早已成为必下之棋。中移动内部对此也早有研讨。

    “我们需要互联网疯子。”中移动董事长王建宙此前在清华大学演讲时就提到,中移动需要更多的互联网人才,“他们必须是那种整天想着互联网,心思都放在互联网上面的人,包括他回家后、半夜里,整个思维都是互联网。”

    在王建宙看来,对于早已有意进入互联网领域的中移动而言,当务之急不是讨论并购或是业务模式,而是如何吸引“互联网疯子”加入中移动,并为他们提供不同于电信企业的管理和业务机制。

    “就进入互联网,中移动讨论过很多次,资金不是问题,我们缺乏的是那种有互联网创业头脑的人才,公司最缺乏的是培养互联网人才的机制。”王建宙说。

    事实上,这已经不仅是人才机制的问题。对多年来一直专注于通信服务的中移动来说,其在互联网业务的运作上,还是个陌生人。王建宙坦承,如果按照做电信企业的机制来做互联网,将注定失败,即使动用资本力量收购互联网企业,但也会因为没有好的体制,造成管理层或团队的流失。

    对中移动这样一个用户达数亿,资金规模数以万亿计、企业文化和管理机制早已稳定的“大象”来说,从电信到互联网,需要的灵巧腾挪远非一朝一夕能达全功。

    此前数年,中移动一直朝此方向努力,其开创的移动梦网模式,在中国电信业务转型中也可谓是可圈可点,但在产业链的一波又一波冲击下,其却不得不逐步降低在WAP业务上的核心地位。

    有业内人士认为,在这样的背景下,中移动将移动互联网业务拆分出来,以独立的实体运作,就成为可行的通路——相关业务独立后,中移动的数据业务部门将更多地承担业务管理职能,避免外界对中移动集运营业务与管理职能于一身的非议。与此同时,新的子公司可以以全新的机制,按照互联网的思路吸引人才,发展业务,成为中移动进军移动互联网的先头部队,从而避免这一转型对中移动的现有机制形成太大冲击。

    中移动的内部报告

    有业界人士认为,移动互联网显然是一块大饼,“中移动想吃饼也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但怎样下刀切饼,却曾经迷惘了很长时间”。

    中移动的公司机制和人才储备是原因之一。而另一个更关键原因则是:移动互联网的业务模式和市场巨大,但应该从哪些领域进入,这在整个行业内外一直都没有明确结论。

    截至目前,中移动的增值业务已经有手机报、手机搜索、手机支付、手机定位、无线音乐、飞信、手机邮箱等。另外,还有更多的业务正在不断筹备。但中移动在拓展移动互联网业务时,显然还需要斟酌这些业务的主次轻重。

    尽管早在1995年中移动就已推出短信增值业务,但其移动互联网战略真正发力则在2007年。当年3月,中移动一个逾30人的研究小组提交了《关于中国移动进军互联网的策略》的内部报告。其中提到,中移动未来关注的重点是“移动门户与手机桌面系统,例如客户端的发展;定位、搜索、商旅等与互联网紧密相连的应用;PC与手机内容与应用的互通模式,移动互联网门户的营销职能等”。

    此后不久,一家名为139.com的网站突然改头换面,被中移动悄悄接手。中移动与该域名的原拥有者——深圳华亚和讯——合作的平台、论坛等业务,都被转移到该新改版的网站中,139.com由此变身成为中移动为全球通用户提供的独立手机邮箱品牌。

    这起看似简单的域名交易,被业界看作中移动全面发力互联网的第一步。尽管其对公众的震撼,远不如3个月后飞信的正式商用。

    作为PC与手机内容应用互通的载体,飞信显然承担着中移动进军移动互联网的重要载体功能。

    据记者了解,飞信的酝酿早在2006年已经开始。2006年下半年,中移动宣布停止与各SP的即时通讯业务合作,随后,中移动的飞信业务开始在部分地区上线测试。

    当时,很多业内人士怀疑,飞信能否在QQ、MSN等IM产品的夹击中撑下来。然而,通过与腾讯合作开发飞信QQ,将用户移植至飞信,并通过套餐形式大力推广,中移动的飞信用户迅速增长。

    据中移动内部人士透露,自2007年6月飞信正式商用后,飞信业务的月开通数量最高达到600万用户,在2007年底已经开通超过5000万户。而据中移动今年3月发布的2007年年报,截至2007年年底,飞信用户的活跃用户已经达到1281万。

    向互联网学习

    今年3月底,中移动在其“为奥运加油”系列活动中,正式推出了飞信的新版本,加入更多的业务和增值功能。前述消息人士对记者表示,在中移动成立新的子公司后,飞信业务就将由新公司独立运作,成为该公司的核心业务之一。

    当然,在中移动的该子公司中,除了飞信,还将加入更多的业务尝试,比如手机广告。“未来中移动的手机广告,将主要由新成立的公司负责运作。”上述消息人士称。

    而据中移动数据部有关人士透露,早在今年初,中移动就在南宁召开数据工作会议,明确将手机广告作为今年大力发展业务之一的思路。

    “目前,无线广告正成为新的热点。”中移动人士透露,仅2007年上半年,中移动的WAP广告费就比2006年全年增长了43%,目前更维持上升趋势,“目前,中移动已经有近50家手机广告合作客户”。

[1]  [2]  编 辑:周桂军
关键字搜索:中国移动  飞信  费用  运营商  即时通讯  
  [ 发 表 评 论 ]     用户昵称:   会员注册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