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新闻 >> 运营 >> 正文
 
运营商拥抱电子商务如何实现基因之变
http://www.cww.net.cn   2013年9月10日 20:50    

在各大运营商2013年的营销服务和业务发展中,“电子商务”频现身影,但运营商对电子商务绝非是刚刚试水。自2000年,各大运营商网厅建设、移动梦网、互联星空、商务领航等产品的层出不穷,都可看成是运营商向电子商务频频招手之举。2012年的“双十一”这个由电商创造的销售盛宴中,也不乏电信运营商的身影。

然而,电信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在基因上毕竟有着太多的不同。风风火火近十年,运营商的电子商务并没有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仔细研究电信运营商在“双十一”中的主销售品仍多为合约手机、无线上网卡、充值卡等传统业务。在看似光鲜的数字背后,运营商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尴尬也初现。

尴尬一:渠道、平台还是价值链?

建议:平台派、价值链派还有想象空间,渠道派会让电子商务战略沦为降低运营成本的工具,需要尽快解决平台的定位问题。

各大运营商的经营布局反映了其对电子商务的认知程度。从目前各大运营商的市场运营策略和行为来看,其对电子商务的定位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渠道、平台和价值链。

渠道定位是运营商把电子商务视为自有业务的线下渠道的线上扩展和一种更低成本的业务销售方式。因此无论运营商电子渠道是自建还是合作,都是为了解决如何扩大自身销售规模的问题。其中不同运营商的定位稍有不同。例如,中国移动就以自主建设电子渠道策略为主。比方说地方公司的网站已经面向客户呈现了统一的两店四区风格(号码旗舰店、手机旗舰店,产品区、充值区、优惠区、服务区)。而中国电信则由于社会实体渠道相比中国移动实力稍弱,主要实施合作策略,与大型电子商务企业如淘宝、京东开展战略合作。

平台定位则把电子商务视为合作开放的平台,致力于打造一个集物流、支付、服务于一体的电子商务平台,以摆脱对互联网大型电子商务企业的依赖。尽管中国联通在2010~2012年阶段性战略目标的描述中仍然以“新型电子渠道建设”为目标,但随后其电子商务部的成立、电子渠道的逐步开放,或许可以视为一种平台策略的雏形。中国电信各省级公司早在2005年就与一些电子商务企业合作推出地方的电子商务平台,例如武汉电信和8848的合作、广东电信与思科的合作。但是这种合作多在省级公司层面,在集团全网统一运营方面并没有形成合力,也导致了后来在市场上对电信产品定位不清、企业认同度不清等问题。中国移动旗下的设计院、江苏公司、广东公司、终端公司以及电商基地等也都开始了电子商务的布局,甚至酝酿成立集团层面的电子商务公司。

价值链定位则是从整个ICT产业的价值链条出发,运营商作为价值链中的一环进行电子商务的尝试。如果说渠道定位是尝试电子商务B2C的环节,平台定位是B2B、B2C的混合尝试,那么价值链定位则是运营商对垂直电商的又一次尝试。2009年中国移动率先依托自身集中采购与信息化系统优势,按照“一个门户、两个平台”(即供应商门户、B2B互联交易平台、电子采购平台)的架构,集中建设了先进的B2B电子商务系统,面向企业级客户推出B2B电子商务服务。中国移动在全集团建设了统一的“一套流程、两级管理”的集中采购管理体制,还在浙江义乌和江西景德镇建立了集中采购基地,与超过300家合作伙伴实现B2B互联。

三大运营商已经在B2C、B2B领域广泛应用电子商务,但本身就复杂的产品加之交叉的客户群,运营商并没有很好地解决电商平台的定位问题,运营商应用电子商务究竟要达到如何的产业定位,如何实现价值链上的增值,现在都还是混沌状态。如果说平台派或者价值链派对于电信运营商的电子商务之路还有想象空间的话,那渠道派则实在令人担忧。因为如果把电子渠道看作线下渠道的补充或者替代,所谓电子商务就有可能沦为电信运营商价格战的线上渠道或者降低运营成本的一种工具。

[1]  [2]  [3]  
关注通信世界网微信“cww-weixin”,赢TD手机!
来源:人民邮电报   编 辑:魏慧
分享到:
       收藏   打印  论坛   推荐给朋友
关键字搜索:运营商  电子商务  
猜你还喜欢的内容
文章评论查看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相关新闻
即时新闻
通信技术
最新方案

企业黄页
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