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新闻 >> 滚动新闻 >> 正文
重庆农信通不做“晒太阳”工程
2008年12月25日 10:18    新浪科技    评论()    
作 者:中国青年报记者朱丽亚

      “2006年至今,我的周末就只剩下了星期天下午。平时晚上7点前就没下过班,加班到10点钟是家常便饭。我感觉压力特别大,笑容都比以前少了。”毛家勇说。

    毛家勇是重庆市忠县移动公司的数据业务主管,他所描述的“悲惨”生活是从他做“农信通”这个项目开始的。

    农信通是“中国移动通信农村信息网”的简称。2006年10月26日,中国移动通信农村信息网在重庆正式启动。一向以城市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中国移动首次推出了以“农村、农业、农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信息产品。

    挑战

    重庆移动公司承担的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农村信息网的具体建设任务。重庆移动公司副总经理秦大斌说:“近几年,中国移动投入140多亿元解决农村通讯难的问题,实现了‘村村通’。但让用户仅仅能打电话还不够,利用这个平台,让信息真正到达农民那里,是我们做农信通的目标。”

    但在当时,无论是公司高层还是普通员工,大家都明白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公司员工对农村了解不多,对农民的需求更不了解。

    原来一向自视为白领的技术员们来到了田间地头,用最原始的办法寻找答案。经过调研,农信通把农村的基层政府、涉农企业、合作社和普通农民(包括城市里的农民工)当做服务的主要对象。

    “一个乡镇要自建一套办公系统并维护,成本太高,显然是不现实的。农信通就是要打造一个政务应用标准化产品,只需很少的使用费,就可以解决乡镇与村的联系问题,大大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效率。”

    困惑

    2006年开始做农信通以来,忠县移动公司数据业务主管毛家勇几乎每天都要跑一趟自己负责的新立镇。最近公司正计划在新立镇设立分部,他准备花更多的时间驻扎在那里。“每天跑,和新立镇的干部已经熟得不得了。”

    人是混熟了,但毛家勇做农信通的困惑却没有减少。“如果现在有一个成熟的方案,公司肯定都愿意去买来使用。而现在是根本没有任何方案,大家都在探索”。

    感到困惑的并不只是毛家勇这样的基层员工。

    秦大斌同样也非常困惑。“做这个市场风险太大。首先是差异太大,同一农作物在不同区域都是不一样的,怎么样用一个模板去适应全国的情况?其次是成本太高。我们想提供一个信息化的手段,需要很多人、部门、企业来参与,光靠移动公司是做不到的。”

    资源整合,农村信息化的难题

    秦大斌更看好的是农信通的远期效益。“虽然农信通是我们体现社会责任的一种手段,但它也是一个商品,短期内我们更看重社会效益。长期来说,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民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我相信它也一定会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

    秦大斌坦承这个美好的愿景单靠移动公司一家肯定是很难实现的。最大的困难是:“农村信息化目前只是一个概念,没有一个大的目标,没有方向。”

    此外,涉农信息资源的整合难度非常大,资源数量庞大,专业性也强,涉及部门也很多,要将这些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是一道难题。

    有一个消息让开发农信通的移动人喜忧参半——农信通的门户网站在短短两年的时间内已经跃居农业网站中点击率最高的网站。

    为什么农信通网站在短短两年内能做到全国第一?秦大斌认为这是因为农业网站起点低,各个政府部门都在搞自己的网站,部门利益条块分割,很多网站实际上都只是领导在点击,成为“晒太阳工程”。

    重庆移动公司农村信息网运营中心总经理叶凌伟说他们特别希望获得政府部门支持,比如他们针对务工农民开通了1258266务工热线,如果各地方政府部门能积极宣传引导,就能让更多的农民工受益。

    尽管困难重重,但秦大斌说:“农信通决不想成为晒太阳工程!农村信息化,需要政府主导,充分利用这个平台,才能把农信通真正做起来,它会潜移默化地改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

编 辑:周桂军
关键字搜索:中国移动  农村信息网  重庆  
[ 本站暂时关闭评论 ]
 
  推 荐 新 闻
  技 术 动 态
  通 信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