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的的合资风潮

1993 年,为迎接十运会,广东率先开始了 GSM 网络的建设和运营。随后,北京、上海等地也纷纷开始 GSM 网络的建设。 1994 年 10 月 25 日,国际展览中心,在一年一度的电子设备展览会上,时任邮电部部长的吴基传在诺基亚展台利用诺基亚的系统和设备打通了北京第一个 GSM 数字移动电话。 1995 年北京 G 网正式商用,到 1995 年年底,北京 G 网用户已达 35000 多个。

在 2G 时代,由于美国采用的是 CDMA 制式,摩托罗拉在 GSM 领域经验甚少,虽然在 GSM 开通之初,国内终端市场仍有摩托罗拉的身影,但质量问题甚多,其在中国的品牌形象急剧下滑。而与此同时,诺基亚和爱立信却异军突起,在 2G 初期占据了国内大部分终端市场。这种格局变化让摩托罗拉开始重视 GSM 终端的研制,不久,国内终端市场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

首信与诺基亚:吹响合资的号角

与摩托罗拉和爱立信不同,在 1G 时代,诺基亚在中国并没有任何的通信设备和终端市场,在规模和知名度上也远不及现在。而诺基亚之所以能在 2G 时代顺利进入中国,并抢得市场先机,源于两个字——合资。

1995 年 3 月,诺基亚与 北京邮电通信设备厂 ( 原 506 厂 ) 合资成立了北京诺基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GSM 蜂窝系统与手机,双方各占 50% 股权,诺基亚从此迈开了进驻中国的第一步。而作为我国移动通信领域第一个合资公司,北京诺基亚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也意味着中国本土企业通信领域征程的开始。

说到此次合资,可谓一波三折。

在与诺基亚成立合资公司之前,北京邮电通信设备厂还是一个以生产微波设备为主,年盈利不过 200 万元,净资产 2000 万元的小型国有企业,产品单一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虽然移动通信当时在国内市场规模还很小,但时任北京邮电通信设备厂厂长的杨廉斯却坚信移动通信产业将是一个大的市场,并开始有意识地在移动通信领域寻求合资伙伴。 1994 年一年,杨廉斯与摩托罗拉、爱立信、诺基亚分别进行了接触,并亲自去摩托罗拉在天津的产品生产基地参观、调研。但考虑到当时同为邮电工业总公司子公司的东信之前已与摩托罗拉有过合作,合资伙伴的选择最终围绕着诺基亚和爱立信进行。看着桌上诺基亚和爱立信的合同,想着两者提供的几乎相同的优惠条件,杨廉斯犹豫了。在经历了艰难的思想斗争后,最终选择了诺基亚。“从产品质量来看,诺基亚和爱立信都很不错。但考虑到诺基亚是刚进入中国,对我们的依赖更强,而爱立信之前在中国已经做的很好,相互依存的合作关系我想会更有利于合资公司的稳定和发展。”

通过与诺基亚的合作,当年 506 厂就实现销售收入 3.2 亿元,比 1992 年翻了两番; 1996 年销售额猛增到 15.5 亿元。 1998 年,在与诺基亚合作的第四个年头,北京邮电通信设备厂决定给自己取一个响亮的名字。经过反复推敲,“首信”这个名字诞生了,并正式被注册为商标。与此同时,首信业绩也是再创新高。 1998 年,首信销售收入达到 73.4 亿元,位居全国电子百强第九位,并获得了“高新技术企业”称号; 1999 年和 2000 年,首信的销售额更是达到 114 亿元和 201 亿元。 2001 年,合资公司正式由北京诺基亚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北京首信诺基亚股份有限公司,首信扩大自身影响力的意愿开始显露。

东信与摩托罗拉:从合作到合资

就在首信如火如荼发展的同时,在中国的南方,同为普天集团子公司的东信前身杭州通信设备厂和摩托罗拉密切的技术合作伙伴关系也在升级。

从 1990 年与摩托罗拉开始合作,东信自身取得了很大发展。在这种合作持续了一年多以后,为解决企业资金短缺和加快加深技术转让进程问题, 1992 年东信提出与摩托罗拉成立合资公司,但遭到摩托罗拉的拒绝,理由是摩托罗拉在海外没有合资先例。随着国内 2G 的发展和东信自身优势的凸显,摩托罗拉在事隔两年后主动提出与东信成立合资公司,但要保持对合资公司的控股,双方在控股权上有了争议。但后来由于邮电工业总公司的介入, 1996 年 摩托罗拉和邮电工业总公司合资,共同组建了杭州摩托罗拉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和杭州摩托罗拉移动电话公司,两家公司均由摩托罗拉控股, 合资公司主要进行 CDMA 手机的研发和生产。

由于当时国内 CDMA 的发展趋势还不甚明朗,市场启动缓慢。 1999 年,双方决定对原有合资公司进行重组,成立两个新的合资公司,一个作为前工序,生产手机关键部位,由摩托罗拉控股;另一个负责产品和系统集成,由东信控股。“这是财务上的需要,两个公司的控制权其实都还在摩托罗拉手上,毕竟核心技术在他们手里。”施继兴坦言。核心技术虽然没有掌握,但合作给东信带来的效益却开始显现。 1992 年,东信首次跨入中国 500 家最大工业企业行列, 1996 年列中国电子百强第 11 位,到 1997 年 7 月,东信产销的手机累计达到 150 万台,也就是说在全国 1000 万移动电话用户中,平均每 6 个用户使用的“大哥大”中就有一台是东信生产的。但这些是披着“洋装”的中国货,东信并没有自己的品牌手机。

几年的合资历程让首信和东信发现,当初的“市场换技术”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手机的核心技术仍然是被国外企业所控制。中国企业要想发展,只有自力更生,走自有化品牌的道路。国产手机的崛起大抵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新闻中心
通信运营
电信监管
通信制造
产品中心
电信国际
技术广角
CWW周刊
CWW调查
 
通信世界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 京ICP证030233
Copyright ?2002-2006 By cww.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