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手机的崛起与忧思

合资虽然没有给我们带来预想中的核心技术,但外资企业先进的管理方式和企业理念却犹如一阵春风,给我国手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并间接地为我国造就了第一批手机业人才。国内企业也通过合资掘得了用来自主发展的“第一桶金”。

自有品牌的岁月沉浮

1998 年,当北京邮电通信设备厂有了自己的名字“首信”后,便利用合资所积累的资金开始着手首信自有品牌的发展。由于当时国内手机研发人才极度缺乏,首信在 美国新泽西州建立了自己的研发中心 ——MOBICOM 公司,开始自有品牌手机硬件部分的研发。 1999 年 9 月,首信生产出第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手机,并于 2000 年 5 月正式投产上市。 2001 年,全世界最小的 GSM 手机首信 C6288 面市。

与首信极为相似,在与摩托罗拉合资不久,东信也走上了自有品牌的发展之路,并在美国成立了开发公司,利用朗讯首家开放的 GSM 技术平台开发面向国内的 GSM 手机。经过一年多的反复试验与艰辛探索, 1998 年,东信率先推出国内第一款自主研发的 GSM 手机 EC528 。

与此同时,国内其他领域的一些企业也纷纷以“贴牌”的形式推出自有品牌手机,如波导、 TCL 、康佳等。这其中,波导的发展令人尤为瞩目 。 从 2000 年到 2004 年,波导成功实现国产品牌手机“销量五连冠,出口创第一”的业绩。据权威国际市场调研公司 ICInsights 公布的 2004 年度全球十大手机厂商排名显示,波导手机凭借自己的综合实力跻身全球八强,这是国产品牌手机第一次闯入世界八强。

截至 2003 年 11 月底,短短几年,我国手机生产企业已从 1997 年的 5 家发展到了 37 家(含 22 家三资企业),其中 GSM 手机生产企业 29 家, CDMA 手机生产企业 20 家(有 14 家企业同时取得 GSM 、 CDMA 生产资格)。 国产手机企业规模的急速扩张对长期垄断移动市场的国际品牌产生了强烈冲击。

为扶持国产品牌手机发展, 1999 年以来,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国务院办公厅于 1999 年初颁布了《关于加快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在产业规划、外商投资、产品进口、入网许可、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从新增国债中拿出 4 亿元扶持有一定技术经济实力的手机生产企业;并 从 1999 年开始,连续 5 年每年从电话初装费中提取 5% 专项资金用于移动通信系统和手机的开发和生产。 除此之外,信息产业部和国家计委还联合实施了移动通信国产化专项计划 ,其中单 信息产业部就从手机入网费中拨出 14 亿元用以支持国产手机业务的发展。 为控制企业一轰而上的局面,信息产业部还对手机生产采取了许可证管理方式(即如今的手机牌照)来保障现有国产手机企业的利益。

贴牌的方式使国内企业以极快的速度推出了自己的产品,并省去了巨大的研发投入。同时,由于引进的是成熟的产品和技术,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也得到了一定的保证。加之本土企业渠道销售上的优势, 2003 年国产手机市场占有率首次超过国外品牌。但这些企业由于本身并不具备核心技术(主要是芯片和底层软件),在产品研发和芯片、电子元器件等供应方面都过分依赖外商,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加之在发展战略和市场应变能力上的缺乏,从 2004 年开始,国产手机市场占有率一路下滑,国产手机受到严峻挑战。

首信与东信的没落

一些企业因没有自主核心技术而受到挑战,但坚持自主开发的首信和东信却也逐渐没有了声音。与 2000 年巅峰时刻的 201 亿元销售收入相比,如今的首信剩下的惟有“美丽的回忆”;曾经领航中国移动产业的东信也陷入低谷。这种局面的形成固然有东信和首信自身的原因,但与当年普天品牌战略整合也不无关系。

其实早在 1996 年 5 月,东信经过改制就已在上海上市,具体改制方案是:将原来的杭州通信设备厂整体改组为杭州通信有限责任公司,由邮电工业总公司绝对控股,然后把杭州通信下属的高技术公司东方通信创业公司重组为符合规范要求的上市公司,即东方通信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当年筹资超 10 亿,市值达 100 亿元,东信品牌开始渐入人心。与此同时, 首信也开始了上市的构想。 2001 年 9 月 28 日,首信集团作为主发起人, 由中国普天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控股,会同北京电子控股集团、诺基亚国际金融公司、山东黄金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共同投资成立北京首信股份有限公司,上市计划进一步明确。

2002 年春,普天集 团开始推出品牌整合,首信上市计划被搁浅。作为普天集团的二级企业,首信和 东信被要求采用普天首信品牌和普天东信品牌,产品出口则完全采用单一的普天品牌,在随后的市场广告推介中,也统一打普天旗号。首信和东信,这两个通过多年市场开拓已经具备相当知名度的品牌开始弱化。

曾经响当当的首信和东信逐渐变得名存实亡。

 
新闻中心
通信运营
电信监管
通信制造
产品中心
电信国际
技术广角
CWW周刊
CWW调查
 
通信世界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 京ICP证030233
Copyright ?2002-2006 By cww.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